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避时多喜葺居成,七字君题万象清。


开户晓云连地白,访人秋月满山明。


庭前树瘦霜来影,洞口泉喷雨后声。

池阁初成眼豁开,眼前霁景属微才。


试攀檐果猿先见,才把渔竿鹤即来。


修竹已多犹可种,艳花虽少不劳栽。

得君书后病颜开,云拉同人访我来。


在路不妨冲雨雪,到山还免踏尘埃。


吟沈水阁何宵月,坐破松岩几处苔。

卧床如旧日,窥户易伤春。


灵寿扶衰力,芭蕉对病身。


道心空寂寞,时物自芳新。

西垣阁老号文雄,辞体能兼两汉风。


绛帐旧生虽授学,灞陵归将已无功。


校文岂论居三上,赋分由来本下中。

客从东国来,山云犹在屦。


是时正穷腊,雁落溪阴暮。


投宿古城隅,雪迷松下路。

当时载酒客,共过草玄人。


今日一寒士,能来三侍臣。


竹门容大马,金络照诸邻。

春泥无处所,穷巷少人行。


忽枉青丝骑,曾非白面生。


笑言聊与适,鸡黍未尝烹。

鬓毛不患渐成霜,有托琴书子一双。


既乏长才康盛世,无如高枕卧南窗。


明知筋力难为强,犹说云山未树降。

拄杖萧然陋庑开,茗花熬绿浅浮杯。


清言未到忘言处,正待裴家驿骑来。

汤休访我我重寻,独叩松关绝好音。


满袖尘埃回俗步,一炉香火隔禅林。


偶留刺字情非浅,忽枉诗章思更深。

虽可忘忧矣,其如作病何。


淋漓满襟袖,更发楚狂歌。

赁得民居亦自清,病身于此寄飘零。

笋从坏砌砖中出,山在邻家树上青。

有井极甘便试茗,无花可插任空瓶。

夕阳欲没静沙墟,喜子能来慰索居。


生事萧条惭客里,交情契阔叹兵余。


买鱼急唤临江艇,炊黍深开映竹厨。

非君怜夙契,谁肯顾柴门。


日短清江路,风高大树村。


交呈新著稿,同发旧藏尊。

乱世难为客,流年易作翁。


百忧寻岁暮,孤梦怯山空。


门掩云峰里,灯明雪竹中。

蜡炬高花半欲摧,斑斑小雨学黄梅。


有时燕寝香中坐,如梦前村雪里开。


披拂故令携袖满,横斜便欲映窗来。

京口参军门不出,鹤林老子轿相过。


主人病久来车少,门巷秋深落叶多。


金帐人趋新党项,尘寰谁识病维摩。

山深树密鸣鸦肥,山人得句多清奇。


深沈竹院白日静,焚香自礼天人师。


门前雨过岩花活,凉风萧萧袖衣薄。

懒入应门倦,骄从伏枕生。


天殊纵吾病,客岂借时名。


河岳愁中起,风尘意未平。

占星疏草胜君房,匡鼎揶揄石显忙。


今日中天蒙气尽,可能无意向明光。

七月十五忆黄州,中有豪贤重姓周。


任使纶巾为布帽,也能雄辨压曹刘。

醉石先生不爱醒,一瓢初过碧澜亭。


那无令尹占真气,忽漫吴兴下酒星。


须似蘋洲怜我白,眼如苕水为君青。

几年离索渴微言,敢意高车过我门。


暂解轩中徐孺榻,谩开坐上孔融樽。


羡君感慨犹能饮,顾我衰迟已抱孙。

虏骑长驱犯帝闉,滥陪国论敢谋身。


十年不得关河信,四海犹飞战伐尘。


驾驭英雄归睿主,扶持宗社赖元臣。

相贻片石自羚羊,四尺裁同凤嗉长。


作案真宜青玉好,为屏不用锦云张。


清音易取空如水,素手难留冻似霜。

戎服非吾事,华缨寄此身。


谬为金马客,本是钓乡人。


引领梁园雪,扬鞭辇路尘。

荒斋原上掩,不出动经旬。


忽觉草木变,始知天地春。


方期五字达,未厌一箪贫。

谁道重迁是旧班,自将霄汉比乡关。


二妃楼下宜临水,五老祠西好看山。


再葺吾庐心已足,每来公府路常闲。

若人辞天阶,消摇寒江汜。


言送将归人,复念中林士。


殷勤吐芳藻,绸缪寓深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