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千古堂堂一孔明,尚咨幼宰访州平。


诸君应悉惓惓意,老子宁希赫赫声。

雁回杳杳浑无报,鹊语啾啾似有凭。


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

弟兄虽幸忝朱轮,各是人间五十人。


只合共娱千岁母,可能少补二州民。

少工文字老安施,不但才悭力已疲。


无复滴泉来上绠,惠连入梦偶成诗。

行遍高台到曲池,闲将白发照清漪。


未应官舍无幽事,亦有临流啸咏时。

一春檐溜不曾停,滴破空阶藓晕青。


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

楼头吹彻几寒梅,推枕穿衣晓帐开。


蚁斗蜗争求予决,老夫身世自难裁。

即今江表尚恬熙,忘却前回饮马时。


淝水岂无风鹤助,平凉莫受犬羊欺。

慈母清斋奉竺乾,平生功行默通天。


遥知静坐修禅观,永昼炉中一穗烟。

懒窥户外问晴阴,静向窗前阅古今。


江国事稀聊袖手,钧天梦断久灰心。

历历向时游览处,重来年已迫桑榆。


大衾尚欲同林下,华表安知忽路隅。


自古曾悲摘瓜蔓,即今不共插茱萸。

绝巅万籁静沉沉,重倚阑干感慨深。


古佛龛中苔上面,故交宰上树成阴。


山无白额妨幽讨,野有黄花且满斟。

棣萼相荣华,鸰原同急难。


富贵何足羡,名节在所完。


吾家诸弟昆,擢秀森琅玕。

岁晏群阴积,天高霰雪晴。


西山来爽致,小阁湛虚明。


曲槛驰孤照,微云点太清。

我家九峰下,跬步临胜境。


循除环佩声,满庭松桂影。


宦游阻幽寻,每若龟引颈。

未忘世故似梅仙,謦欬那离狗马间。


肯信片言功若药,坐使四海安如山。


从来疗疾应须艾,宁有艾丸如许大。

北门天霜秋草衰,南山桂树青连枝。
鹡鸰低飞声正悲,弟急难兮兄痛之。


边头军帖严有期,将作辽阳征戍儿。

共城稻秧如黍禾,共城木少种竹多。


熟闻迩来风土美,贫无置锥知奈何。


百门苍翠太行麓,百泉清泠淇水澳。

偶因今日送行处,尚忆当年听鹿鸣。


马氏白眉占仲子,吴门霜鬓愧难兄。


秋来一雁寒江影,天外三山古帝城。

暗雨疏花,沉云翳月,漏残忘晓。
愁深梦浅,怕说别来怀抱。
忆当时、寒螯共吟,智琼雅制新声好。
锁苍烟、一丛凉翠,夕阳叶底红闪。
虬枝耸作拿云势,望里浓阴如幔。
闲展卷。
去年此日君甫归,木叶落尽霜雪飞。
风尘未敢瘁颜色,比貌略较年时肥。
手足由来有天性,谗巧翻笑苍蝇非。
痛亟还思未别前,小仓山下好林泉。
坐来花月供吟醉,行处楼台听管弦。
离绪忽萦千万缕,乡心已折十三年。
五树荆花剩四枝,宦游常恨会难期。
讵知昔岁分飞日,便是今生永诀时。
泡影隙光真梦幻,生离死别更凄其。
半载家书滞锦鳞,惨闻凶耗走惊魂。
竟殉职守完臣节,敢弃城亡负国恩。
皓首慈亲逃白刃,青年少妇哭黄昏。
早抱林壑想,而多婴垢氛。
闲来武山下,高挹金华云。
层冈既龙蟠,断垄复瓜分。
鸿雁哀鸣雪羽轻,凤雏飞去锦衣明。
常时见月怜儿女,此日看云忆弟兄。
下径春深桐树暗,湘乡云净峡山晴。
两回家信一时闻,北雁如何久离群。
同气影随三处月,老亲身卧万山云。
怀归有约多成梦,窃禄无才可报君。
病中愁不寐,起坐听传筹。
拣药求新效,敲棋想旧游。
月明窗向晓,雨过簟生秋。
桥畔柴扉半不扃,当春风雨昼冥冥。
玄谈客坐生公石,奇字人非扬子亭。
傍沼阴垂新柳绿,登楼疑望远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