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梦中候对殿东厢,解后先亲问答详。


碓磨不能移素论,曝芹终欲献清光。


触屏训谄生犹臭,攀槛传名死亦香。

道山亭上看秋光,万里长安在夕阳。
数点难收周顗泪,一冠莫效孟嘉狂。
浮岚尽作襟期爽,嫩蕊能令肺腑香。

昔侍先君故里时,僧中最喜老璘师。


高标无复乡人识,妙寄惟应弟子知。


山店煎茶留小语,寺桥看雨待幽期。

逸人生长在林泉,更筑亭皋名意在。


明月清风共一家,全以山川为眼界。


鸟度云行阅古今,溪滨木末听竽籁。

建春门外柳依依,迸泪当年彩服嬉。


穷子更无逢父日,匿王空记看河时。

先君欲筑伊川意,四十年间万事非。


他日一廛从可卜,白头持此欲安归。

十月寒潭改,三年客艇过。


画櫩星影近,甃草夜霜多。


急难迷原隰,飘零废蓼莪。

把袂吴闾里,含香汉署游。


风尘二千石,湖海一孤舟。


门刺通文举,碑辞识太丘。

试问西京日,终童更有无。


青云流辈尽,白雪和人孤。


布帽时堪掷,篮舆少给扶。

客间疑鬓发,天上见文章。


以尔丈人行,当时童子郎。


霜风鸣蒯铗,春雨涩荷裳。

昼晴初解白杨哀,忽地萧骚暮响催。


不是陇头春不到,西江风送薤歌来。

杨柳摇青寒食新,十年天地一伤春。


那知郢里归魂句,元是南州絮酒人。

中丞自握如椽笔,绝胜班生在石渠。


片语褒能光日月,千秋事敢借吹嘘。


从看京兆阡头草,长护延陵墓里书。

墓木成围久,婆娑自弱年。


梦魂多雨夜,悽怆更霜天。


画像平时设,遗衣忌日悬。

早孤无禄甚,三十七年哀。


不仕空承志,非时敢见才。


贫怜三世食,老恨五男催。

迁笔褒扬逸少书,孤风拂拂起襟裾。


孝心知睹英灵在,世系元承福庆馀。


永向净居同相好,任从深谷改丘墟。

汉室空成一土丘,至今仍未雪前羞。


不禁出塞涉沙碛,最恨临轩辞冕旒。


幽怨半和青冢月,闲云常锁黑河秋。

依然千里旧山河,事改时移随变磨。


巢许家风乌可少,萧曹勋业未为多。


可伤陵变须耕海,不待棋终已烂柯。

荒城萧洒枕长河,古字碑文半灭磨。


青冢路遥人去少,黑山寒重雁来多。


正愁晓雪冰生砚,不忿西风叶坠柯。

先子神何在,人亡迹尚存。


业馀经史案,趣寄圣贤尊。


榻冷宁攲枕,堂虚已盖棺。

君不见毗耶居士人天英,化佛亿万文室盈。
清晨香积一盂食,厌足一切紧法力。


又不见手捉麈尾生公庐,说经妙蕴几无馀。

愚翁髫髦昔垂耳,曾向华台借窗几。


小冠短褐随先生,风雨孤灯读经史。


气粗胆大眼无人,拔擢犀象角连齿。

两翁出蜀时,不携一束书。
朅来奉大对,昧死排奸谀。


谏官与御史,钳口惭青蒲。

广文振佩趋朝日,当宁临轩策士时。


黄阁侍臣催奏牍,玉堂学士诵清诗。


千花晓日文园合,一铎西风客棹迟。

龙城薄宦已三霜,几度瞻云忆故乡。
十里畹兰幽可佩,一朝风木恨偏长。
难逢鹤驭归华表,未得鸾书下建章。
浮世埃尘一亩宫,可怜遽问若堂封。
音容永隔幽明路,涕泪虚悬旦暮钟。
野服祇伤残薜荔,秋江何用怨芙蓉。
谁将唐肆论浮生,一代殊勋百代名。
红日倾心葵萼老,白头归梦菊花清。
天门左角星俄暗,翁仲前头草自荣。
怪底相逢熟姓名,春风曾及见趋庭。
八千里外身如梦,三十年来鬓未星。
剩有书香留仕版,不将尘鞅愧山灵。
暑雨不知处,山光澄夕凉。
烟萝摇月碎,云树际天苍。
灯火夏虫急,粳苗春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