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

戚里夸为贤驸马,儒家认作好诗人。


鲁侯不得辜风景,沂水年年有暮春。

南都已见成新集,东鲁休嗟未作诗。


霖雨曾为天下福,甘棠何止郡人思。


元刘事业时无取,姚宋篇章世不知。

辛未三月,余至兖州,见直指阅武。
马骑三千,步兵七千,军容甚壮。
马蹄卒步,滔滔旷旷,眼与俱驶,猛掣始回。

侧闻丰城戢耀,骇电之辉俄剖;沙邱跪迹,蹑云之辔载驰。
然则激溜侵星,佩潜蛟于壮武;腾镳历块,骋蹀骏于咸阳。
且煦辙波鳞,侧羡鳌潭之跃;触笼云翼,扃望鹏程之迅。

境空纳浩荡,日暮生泬寥。


竹声池边起,欲断还萧萧。


丈人方微吟,万象各动摇。

不读远游赋,放怀兹地宜。


云山绕窗户,万态争纷披。


世故日已远,风水方逶迤。

回环路不尽,历览意弥新。


古木畬田火,澄江荡桨人。


缓歌寻极浦,一醉送残春。

湘流分曲浦,缭绕古城东。


岸转千家合,林开一镜空。


人生无事少,心赏几回同。

汉家关内使驺来,广鲁风旟画隼开。


地得股肱雄近辅,书留筋骨冠中台。


儒宫刬壁严祠豆,督府均羊盛宴罍。

莫言水国去迢迢,白马吴门见不遥。


枫树林中经楚雨,木兰舟上蹋江潮。


空山古寺千年石,草色寒堤百尺桥。

东岳昔有事,两臣朝望归。


驿亭开岁酒,斋舍著新衣。


上客钟大理,主人陶武威。

剩喜开三面,旋闻乞一州。


力难随鸟翼,行复立螭头。


今日骐驎阁,当年鹦鹉洲。

去国遭前政,还家未白头。


百年当晚遇,一辱独先收。


齿脱空馀舌,颜衰早著秋。

身世竟何限,劳劳嗟此行。


云为天地色,山阅古今名。


慷慨齐三士,栖迟鲁两生。

嗟君闾里侠,金尽欲如何。


乱后田园少,愁中鼓角多。


将军无细柳,渔父且沧波。

少小逐游侠,骄行白鼻騧。


昔逢宋如意,今得鲁朱家。


拂剑舞秋月,开樽临暮霞。

一片苔床水漱痕,何人清赏动乾坤。


谪仙醉后云为态,野客吟时月作魂。


光景不回波自远,风流难问石无言。

浅局虽难继大才,溪堂佳致亦添来。


奇花并蒂宜新种,芳树连柯得旧栽。


良执假途形咏叹,邻封为治惜淹徊。

使君有道是民师,惠政长留去后思。


秀麦不专称汉史,甘棠直欲继周诗。


驯桑有雉童俱化,攫肉无乌吏绝欺。

楚国清名世岂知,郡章新得泰山归。


静思雕鹗霜天势,却看蓬瀛客旆飞。


去国鬓毛休变色,还家传瑞已生辉。

兖州宅西有古桧,十寻度高百围大。


生理成全不增长,半枯半荣常常在。


游人相与疑汝年,桧不能言聊臆宣。

卧阁偏州独老夫,三年化尽白髭须。


故人始得班荆语,督府相观剖竹符。


旧学翰林君子泽,雄文策府列仙儒。

悬车束马太行道,取鲁并齐七十城。


今日朝恩俱卧閤,故人应得老人情。

崇丘紫馆集繁祯,躬勒璿题耀笔精。


藻卫森沉登广路,彩云摇袅入层城。


高侔曲密分都号,远法阳寥纪殿名。

五岭披云至,三台瞩曜躔。


寻常天可级,咫尺日为边。


碧落师臣位,风尘游子鞯。

许身空自比南金,未报清朝愧陆沉。


出处龙蛇谁定迹,去留天地亦何心。


高贤能解孤悬榻,旧客那伤变徵音。

阴晴天意未分明,策马胡为又鲁城。


礼乐虽能扶圣教,文章吾甚愧虚名。


深杯未易消魔障,老眼还能识世情。

城头过片雨,风急袖披披。


山势开邹鲁,河流会泗沂。


行云摩塔顶,远树没天涯。

黄甲才人领郡刑,由来钦恤重虞廷。


薰风拂棹催登路,甘雨随车待过厅。


万卷读来需法令,一方行日按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