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维舟新历口,步上秣陵阡。


高丘忽嵯峨,宿草迷荒烟。


拜起泪再滴,哀哉不能言。

轻身漂泊入銮江,太守欣然为避堂。


若使闭城呼不应,人间生死路茫茫。

春旱时闻孽火然,邢山龙老不安眠。


麦生三寸未覆垄,雨过一犁初及泉。


深愧贫民饥欲死,可怜肉食坐称贤。

十里清风一饷间,片帆真欲解人颜。


林家庄近闻鹅鸭,船到阊门尽未关。

舴艋溯溪来,款段踏山去。


入城缘底事,要识崎岖路。


稻塍白纵横,茅岭青盘互。

竹舆声伊鸦,路转登古原。


孟冬郊泽旷,细水鸣芦根。


雾收浮屠立,天阔鸿雁奔。

天净山气凉,溪浑夜来雨。


篮舆度疏翠,初日照平楚。


高林半长烟,好鸟时自语。

牛屋方将同扣角,渔矶亦拟共披蓑。


即今耆旧多凋谢,从古文章要琢磨。


一老少曾闻正始,六人五已相元和。

昼夜雨滂沱,平畴变海河。


地如随水去,天岂厌人多。


讨叛犹输粟,攻坚未掩戈。

山北山南自隐藏,闲心又逐马蹄忙。


绿禾畦里流声细,青草湖边雨气香。


柳市特来寻万子,柴车到处指何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
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行行别翠微,迢递入城扉。


故旧多零落,人烟半是非。


清霜寒使马,落日动军麾。

翠微行渐远,去去入城扉。


断续人烟近,荒凉故旧稀。


市廛沾草屦,官柳拂荷衣。

青衫脱下便狂歌,种薤栽莎斸古坡。


野客相逢添酒病,春山暂上著诗魔。


亦知官罢贫还甚,且喜闲来睡得多。

乍抛衫笏觉身轻,依旧还称学道名。


欲泥山僧分屋住,羞从野老借牛耕。


妻儿尽怕为逋客,亲故相邀遣到城。

村氓终岁不入城,入城怕逢县令行。
行逢县令犹自可,莫见当衙据案坐。


但闻坐处已惊魂,何事喧轰来向村。

满城呵道涨黄尘,仪卫森严亚玉宸。


幕帟游魂勋阀旧,鼓笳杀气谱家新。


西风儿戏知何世,末俗民心只有神。

投眠方丈室,为趁午潮差。


父执子爱我,客身心是家。


夜床安纸帐,晓枕梦梅花。

江左风流燕子家,有人襟度渺云涯。


讴歌冯翊今分竹,词藻西垣旧判花。


相望每居形迹外,投闲常动别离嗟。

心知沈迹堕,耳熟旧诗夸。


返照僧归寺,西风客忆家。


微寒侵病骨,新梦惜年华。

前时临别语堪哀,后会无期首重回。


我有巾山缘未继,半年两度入城来。

二子论秋夜,秋蛩是四邻。


叶黄狐下陇,灯暗鼠欺人。


借誉门多客,临危俗少亲。

江水依然抱石矶,独行空感旧游非。


晚山当户日初落,秋草满城人未归。


田鼠引群穿井出,山鸡求食傍檐飞。

吹笛清宵何处声,隔窗斜月听人行。


梦回案上青荧火,魂断城头长短更。


三伏故人怜卧病,百年薄宦任浮生。

卢山白鹤归来双,缟衣素袂玄为裳。


翅如车轮夜横江,风声曾走淮淝羌。


戛然长鸣下柴桑,芝田啄粒遥相望。

秋天无云净玉色,水风带月摇金光。


此中三十六万里,容我缓辔歌清商。

巾栉侵残夜,衣裳谒上官。


市心偏得热,堤面自生寒。


水阔江湖小,川平象纬宽。

我扶败舆过溪北,城郭虽喧有书屋。


霜云忽暗疑雪天,坐稳瓶梅蜡香扑。


何许心情说饯岁,漫写诗吟惊易俗。

西风胜士集,敲我月下门。


醉语惊童稚,今晨能具言。


未知何许人,步武皆腾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