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符离道士晨兴际,华岳先生尸解馀。


忽见黄庭丹篆句,犹传青纸小朱书。

世俗何知贫是病,神仙可学道之馀。


但知白酒留佳客,不问黄公觅素书。

凄凉雨露三年后,仿佛尘埃数字馀。


至用榴皮缘底事,中书君岂不中书。

我读晁子诗,十语九慨伤。


长川日夜逝,鬓发空苍浪。


君家出世学,无生亦无亡。

剪竹缠金大于掌,红缕龟纹挑作网。


琼酥点出探春诗,玉刻小书题在榜。


名花杂果能眩真,祥兽珍禽得非广。

一篇破体写哀呻,泪墨模糊两不分。


空识归来陶令句,莫知存殁李华文。


茫茫入梦应迷向,恻恻吞声竟断闻。

暂作三衢客,寻僧出郭迟。


适逢徐孺子,同访郑当时。


诗集百家富,梅花几树奇。

有母身长健,无营家自丰。


林塘孝子宅,诗礼古人风。


垄亩秋成后,弟兄和气中。

一径沿溪入,数椽松竹间。


岂知人事变,自觉客身闲。


采菊出寻酒,移床卧看山。

黄金小纽茜衫温,袖摺犹存举案痕。


开匣不知双泪下,满庭积雪一灯昏。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时晴。
长街灯火三两,到此眼方明。
把似每时庭院,传说个般障子,无路与君行。

晦静先生甲戌榜,元章先子幸同年。


升沉一付六如梦,休赋青云紫陌篇。

班固人表吾尝疑,第一武王二伯夷。


我谓伯夷可第一,武未尽善宜二之。


退之第一唐文人,希文第一宋辅臣。

水绕芝山过紫阳,倒流不解上南昌。


两家俱有传灯子,始信真源气脉长。

息存东涧三汤老,文我平生尽见之。


身到黄龙山几度,却惭欠读惠璋碑。

黄鹤矶头百战尘,黄龙诗刻尚如新。


终然岘首碑安在,羊祜元非死朽人。

此生相聚太从容,海徙山移梦后逢。


急难情深矰缴缓,根株心许茑萝封。


百年初识团圞相,双径从看偃盖松。

孙家虚座吊诸孤,张叟僧房见手书。


二纪欢游今若此,满衣零泪欲何如。


腰间金印从如斗,镜里霜华已满梳。

始得平安信,浑纾怅望心。


争看尺素字,绝胜万黄金。


危甚初秋警,几于平陆沈。

三径积荒草,玉棺不上天。


初疑青竹葬,有值吴门仙。


妻子同脱屣,衣冠如蜕蝉。

浣壁小儿期大魁,倚门慈母梦归来。


春榜未登非恶报,开缄莫欠老黎杯。

东井移星,北扉占凤,后房多少娉婷。
文战阑时,风流阵里论兵。
蛾眉画了还重画,要容斋、笔下调停。

万古情天,钟情若此,文章官职都休。
桃李关中,忍忘杨柳楼头。
貂蝉不换鸳鸯枕,怕烟眉、两叶横秋。

陇上轺轩,江南裙屐,瘦骢闲访青珉。
堕策山邮,小家碧玉窥门。
流莺苦劝东风住,有莲花、玉盏酬春。

园深台榭秀。
畅绣户朱檐,凤箫声逗。
芳宴开时,中坐庞眉诗叟。

麟经家学保青毡,文采风流艺且贤。


池草西堂生梦里,官梅东阁到吟边。


会稽望去无多路,朋旧别来今几年。

南枝向暖竞先开,何处人间有玉台。


冰艳雪臞浑好在,月香水影入诗来。


逋翁湖上清魂返,仙子罗浮小仗回。

野藤枯蘖半苍青,白日秋阴结杳冥。


仿佛潮头风雨恶,群蛟蜕骨海云腥。

闲云长近松边屋,流水潜通石底池。


坐客把书临阁迥,野人送酒出村迟。

露下石林秋气清,松风尽日带江声。


闲来自爱无拘束,拄杖看山到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