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吾年向老世味薄,所好未衰惟饮茶。
建溪苦远虽不到,自少尝见闽人夸。


每嗤江浙凡茗草,丛生狼藉惟藏蛇。

建德真乐国,万里渺中州。


除荡俗氛尽,心如九天秋。


满船载明月,乃可与同游。

门前寒水青铜阙,林外晴峰紫帽孤。


记得南垞通柳浪,依稀全是辋川图。

蛮径寻春春早,千点雪,已飞梅。
席地插花传酒、日西催。


莫作楚囚相泣,倾银汉,洗瑶池。

漂红湿紫满莓苔,泼墨浓云尚送雷。


风雨岂无他日再,何须随却海棠来。

渚蒲汀蓼得霜残,归客思家不计寒。


喜鹊门前人一笑,绝胜风色候长干。

一片西飞一片东。
高情已逐落花空。
旧欢休问几时重。

【其一】


帝率耆英入社,攀留穷鬼忘年。


华胥国在吾宇,桃花源有别天。


【其二】


老丑难瞒青镜,纯白不生黑丝。

此竹是予昔所作,即欲再作今不能。


雀老既然成海蛤,转教为雀可飞腾。

海风恬,海波阔,帆樯络绎执俘归,口目睢呿贼犹活。


初疑海外人,琵琶之腿碌碡身。
齿可嚼铁碎,手能舒钩伸。

元史世祖至元间,初成渎山大玉海。


敕置广寒碧殿中,逮今五百有余载。


青绿间以黑白章,云涛水物相低昂。

萦回作舞下烟霄,满地光铓混凸凹。


虚幌夜寒疑月彩,疏林晓粲误梅梢。


远怀戴隐终须访,高拥袁门未易敲。

朔风三日散轻埃,珠蕊琼花一夜开。


灏气远从云表下,清声初自竹间来。


未论上瑞呈三白,且助元功泽九垓。

东风已扫九衢埃,何事飙轮去复回。


秋信蘋洲凉渐迫,人家蓬户昼难开。


低田受水祥禾偃,乱石飞空巨木摧。

夜静微闻折竹音,惊禽何处更投林。


寒生习气无繇扫,遥对湖山忍冻吟。

煮海神功不计场,逼真冷焰夺春芳。


东君深恐成堆积,急遣雷公唤阿香。

谷精蜚处人为日,冰鉴颁时律应蕤。


照耀元宵更盈尺,不容灯火占新诗。

寒侵睡思那成梦,酒著衰颜误抹朱。


待诏先生应怯冷,餐毡使者可称肤。

君诗雅胜五言城,白雪篇章分外清。


不许同僚持寸铁,笔尖战退老书生。

清香一瓣乞晴回,准拟阳光万里开。


风伯未吹云阵破,雷公又唤雨声来。


补天石烂畴能鍊,陷泞车深不易推。

叠鼓严钲报曙鸡,关河寒色望凄凄。

吹鬓寻残醉。
嘶骢路,梦回云倦如水。
笙歌巷陌,疏帘浅映,粉墙题字。

忆昔见子龙沙边,冰台玉壶气凛然。


才薄人微辱取友,青蒿愧倚昆仑颠。


诗锋利如立刀剑,谈经辨博森戈鋋。

肥羊作臛香出厨,膏粱姜桂品味俱。


夙开东阁戒诸客,千金腾踊沽酒壶。


飞觥倒杓约不退,一卷百盏皆无馀。

遇物无污洁,经林失盛衰。
坐令砖似玉,立见发如肌。
乌化瑶池鹤,骓成石阙狮。
朝来衙集事还生,不觉文书几上盈。
顾我尘埃败佳思,羡君心迹得双清。
也知静色撩诗兴,无奈芜辞愧俊英。
春雪不可赏,草树方萌芽。
从渠灭万径,徒自负千花。
兀坐地炉侧,困眠山枕斜。
旅馆仍寒节,家家冷食来。
河桥沙柳合,山院野桃开。
马埒游方出,鸡场乐未回。
席上酒杯难减,鼎中药味频加。
老人争得脸如霞。
镜里衰容人怕。
倾盖侣,古语诵邹阳。
曲水一觞今意懒,阳关三叠重情伤。
离恨落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