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伊川不到十年间,鱼鸟今应怪我还。


浪得浮名销壮节,羞将白发见青山。


野花向客开如笑,芳草留人意自闲。

水味甘于大明井,鱼肥恰似新开湖。


十四五年劳梦寐,此时才得少踟蹰。

十载荣华贪国宠,一生忧患损天真。


颍人莫怪归来晚,新向君前乞得身。

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


朱轮昔愧无遗爱,白首重来似故乡。

漂流曾落此江边,忆与诗翁赋浩然。


乡国去身犹万里,驿亭分首已三年。


北城红出高枝靓,南浦青回老树圆。

端居托穷巷,廪食守微官。


事少心虑怡,吏休庭宇宽。


晨兴吟诵馀,体物随所安。

荒城一骋望,落景丽谯门。


隐隐钟犹度,依依岚欲昏。


风霜非故里,禾黍但秋原。

山水平生是课程,一淹尘土遂心生。


耦耕亦欲随沮溺,七纵何缘得孔明?


吾道羊肠须蠖屈,浮名蜗角任龙争。


好山当面驰车过,莫漫寻山说避名。

春山随处款归程,古洞幽虚道意生。


涧壑风泉时远近,石门萝月自分明。


林僧住久炊遗火,野老忘机罢席争。

推毂何堪付老儒,腰间仍佩玉麟符。


千门万户照天阙,二水三山非故庐。


谈笑定谁能却敌,衰慵真自笑非夫。

老罢那知力已疲,君恩误遣出车诗。


金汤自巩中原地,熊虎空高大将旗。


江海百神朝魏阙,风云千里护彤墀。

西洛逢寒食,依依似昔年。


千门方禁火,九野自生烟。


飘泊梨花雨,追随杏叶鞯。

阿蒙一去东吴赊,三日天风吹海槎。


敢言摇櫓遮关羽,却喜舌辨如田巴。


若个听诗颐不解,苦予趁韵鬓先华。

长安二月春风里,马似游龙车似水。


青鞋久惯踏江沙,黄帽岂堪随马尾。


梁王旧筑黄金台,台荒草满谁复来。

世谛纷纷扰扰间,松巢来诘老僧闲。


爱山已结峰头屋,借画仍看屋里山。


池影心空和月见,岩扉客去倩云关。

去年客徐得范子,今年客徐不得人。


断无草木与同味,宛有鱼鸟来相亲。


南寻白门傍山麓,西望黄楼行水滨。

十年谪宦鬼方人,三遇鸿恩始到秦。


今日九衢骑马望,却疑浑是刹那身。

白首重来莞水滨,香浓相见益相亲。


家家一瓣能分客,处处双烟解惹人。


花尽不须寻旧馆,琴存且复拂流尘。

山家晚饭罢,清夜宿西林。


古壁栖金象,花宫出梵音。


三生石上话,万劫世间心。

昔吾友未生、北固在京师,数言白云、浮渡之胜,相期筑室课耕于此。
康熙己丑,余至浮山,二君子犹未归,独与宗六上人游。
每天气澄清,步山下,岩影倒入方池;及月初出,坐华严寺门庑,望最高峰之出木末者,心融神释,莫可名状。

龙沙欣自昔,久泊遂今期。


雨露新松大,丹青旧殿移。


岸云通绣栱,江日抱金池。

昔别秋色苦,今游风涧清。


穿石竹犹活,雨过泉自生。


礼殿古门换,钓台新路平。

天关洞渺春风深,未到穷幽未死心。


一悟天开天外景,与君际夜只登临。

恨山不高水不深,藤川丈人偏称心。


再来切问知新得,人有羡鱼渊不临。

□瓮浇花岁月深,花不肯发愁予心。


闭门卷却皋比□,读易无言对至临。

此日一樽酒,再游双植堂。


湖山浮野色,草木带秋光。


东道德已熟,西风花更香。

脚底白云无定方,风流到处贺知章。


这回却是无人见,走共渔翁酒处藏。

远别岂知仍聚首,相过不厌屡回车。


江湖句忆停云里,勋业心悲览镜馀。


海内故交谁在眼,病来癯貌独憎予。

江绕层城,重楼迥、依然山色。
□□有、佳人犹记,旧家离别。
把酒只如当日醉,挥毫剩欠尊前客。

目尽西山落照边,危亭风景故依然。


重来身忝二千石,老去心惊十九年。


种柳已高丹槛外,栽花犹占绿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