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矗矗山头峰,忽为山下道。


泛泛水中萍,倏作原上草。


何异人间世,梦幻频颠倒。

暮出城东门,见彼耘田者。


伛偻畦垄间,红日正西下。


挥汗立片时,薰风散平野。

秋风西北来,庭砌凉以清。


玉魄映疏梧,唧唧寒蛩鸣。


双星在河汉,新伤离别情。

独树少嘉荫,两树阴扶疏。


彼此相托藉,春风摆叶初。


茏葱森天宇,绿影含绮疏。

明月照高楼,上有窈窕人。


秋风冷蕙带,舞袖欲生尘。


肠断望斑骓,心灰忆锦鳞。

有客天一方,遗我尺幅书。


开缄肃起拜,如获双明珠。


还君以空函,非缘友道疏。

黄金镂为钿,明珠饰为珥。


袅袅瘦腰肢,若不胜罗绮。


佳人命多蹇,嫁与薄情子。

李侯嗜学古,馀事皆远屏。


昂昂鸾鹄姿,岂与凡禽并。


捧檄来南州,初识浙江境。

寻盟访鼓山,风物宛如昨。


山中有开士,弹指成杰阁。


应真飞锡来,一一得所托。

宿雨乍开霁,新旸倏飞升。


峤南瘴毒地,乃尔气候清。


束装遵陆途,夹道松林青。

孟夏草木长,清阴散扶疏。


葱笼竹树间,石磴蟠萦纡。


嗟我事行役,弥年困征途。

抱疴卧云海,夙夕负深恐。


宽恩听旋归,何啻丘岳重。


问津勾漏山,散策宝圭洞。

岁晏江南三尺雪,奕奕瀌瀌遂连月。


意浓岂是天纲疏,势重便疑坤轴折。


溪行小艇碎琼瑶,自胜缟带随车辙。

我家九峰下,跬步临胜境。


循除环佩声,满庭松桂影。


宦游阻幽寻,每若龟引颈。

迂愚与世违,深渺方自屏。


萧然岩壑心,不与馀事并。


澄湖武林西,风物非尘境。

竺教流传入中土,以相求之无自可。


达磨西来直指心,拟议之间已蹉过。


皮髓谁分深浅机,祖祢翻贻子孙祸。

神化茫茫端莫测,不雨逾时忽盈尺。


谁云幽默志难通,一念周圆诚已格。


井枯河竭欲飞尘,麦秀渐渐实半娠。

苦热喜新凉,萧萧响黄苇。


雨馀山吐辉,沙没溪涨水。


天高气澄明,太清无秽滓。

庭户晓萧骚,寒声起疏苇。


凄然惊客梦,秋色浩如水。


南方苦炎热,羁旅困泥滓。

快哉善知识,能以种种喻。


我今亦乐说,渐修与顿悟。


顿如草木芽,荄核已完具。

帝居郁沉沉,梧桐植朝阳。


愧将燕雀翼,参彼鹓鸾行。


含香待黼座,秉笔立明光。

衡岳临清湘,欲往吾无航。


侧身长太息,心逐雁南翔。


洪河擘太华,欲往吾无马。

遭遇登黄閤,平生志寝丘。


燋头无寸效,失脚落遐陬。


一去苍龙阙,三惊白露秋。

古风何寥疏,世方盛夸慕。


利涂剧先趋,直轨迷曲注。


浑浑九河翻,仡仡百川注。

四轴骚词书八行,捧吟肌骨遍清凉。


谩求龙树能医眼,休问图澄学洗肠。


今体尽搜初剖判,古风淳凿未玄黄。

絮语半桑麻。
小立畦边日又斜。
问我朝衫何事脱,无他。

生逢尧舜君,四门方穆穆。


贤俊日登庸,不闻涧阿独。


愿君摅贤业,邦方有道谷。

我有无弦琴,无弦亦无徽。


忘言乃能解,得意心自知。


山高流水深,尚笑钟子期。

锦囊琭琭奇,经笥便便腹。


几拟问天公,如何饭不足。


鸣鸮变好音,璞石琢良玉。

子欲富矣,何用为富。
农不苦工,工不若贾。
子欲贵矣,何用为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