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姚公美政谁与俦,不减昔时陈太丘。


邑中上客有柱史,多暇日陪骢马游。


东山高顶罗珍羞,下顾城郭销我忧。

碧天忽已高,白日犹未短。


玲珑晓楼阁,清脆秋丝管。


张翰一杯酣,嵇康终日懒。

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共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僧阁倚寒竹,幽襟聊一开。


清风曾未足,明月可重来。


晚意烟垂草,秋姿露滴苔。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


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


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

䰒松睡眼熨难开,曳杖缘溪啄紫苔。


偶见群儿聊与戏,布衫青底捉将来。

我已中峰住,君从何处来。


莫留岩底寺,径上月边台。


浊酒团栾坐,高谈次第开。

此日登高处,千岩锦树稠。


无人嘲落帽,有客赋悲秋。


忽忽尘中老,匆匆物外游。

古来游客谩西东,领会谁如我与公。


露坐绳床天不尽,绝胜帘雨栋云中。

带束江淮翠岫围,掌窥台殿碧鳞差。


刘郎句里登临眼,压倒三江二水诗。

绝顶深泥冒雨扳,天于佳景亦多悭。


自怜久客频移棹,颇羡高僧独闭关。


江草远连云梦泽,楚云长断九疑山。

老火陵稚金,聚作三日热。


舟行湘江上,蒸煮到鱼鳖。


黑云起东北,一震山石裂。

去程欲数莽难知,三日封州更作迟。


青嶂足稽天下士,锦囊今有峤南诗。


共登小阁春风里,回望中原夕霭时。

曾经泽国鲸鲵息,更倚边城氛祲消。


春入汉关三月雨,风推秦岛五更潮。


但从使者传封事,莫向将军问赐貂。

艰生缧绁馀,特尔脱魑魅。


殊方窟飘蓬,未免游戏事。


眼力到毛发,抉剔尽奇秘。

同上高亭一赋诗,喜逢君是谪归时。


不然此日登临处,应望天涯有远思。

鄂州南楼不可到,到此南楼眼亦青。

乾坤日月与高致,城郭江山无遁形。

把酒纵谈心耿耿,倚栏遐眺鬓星星。

欲从高处赏新秋,上尽层坡更上楼。


天地无穷吾辈老,江山有恨古人休。


宁随狡兔营三窟,且跨飞鸿阅九州。

角巾华屋下,丘壑在其旁。


寄兴青山远,忧时白发长。


无心当世用,袖手看人忙。

车马竞清夜,人物秀三楚。


登临得免俗,兹楼岂时睹。


同来两稚子,冠者亦四五。

经时不出此同临,小径新摧草旧侵。


欲傍江山看日落,不堪花鸟已春深。


来牛去马中年眼,朗月清风万里心。

度暑无好怀,凭危略幽致。


衣冠蔚如林,从我才一二。


兹山昔深登,岁月谁得记。

掠地冲风敌万人,蔽天密雪几微尘。


漫山塞壑疑无地,投隙穿帷巧致身。


晚积读书今已老,闭门高卧不缘贫。

两公诗思欲飞扬,颇似繁台俯大梁。


潇洒道装衣袖阔,昂藏寿相耳毫长。


持身未惯全随俗,玩世何嫌略放狂。

垂垂三径晚香开,二妙端能为我来。


老瓦尚堪沽浊酒,破鞋何惜上高台。


十年心事霜髯短,万□秋声画角哀。

邂逅相逢两秃翁,亥年巳月巳时同。


偶先一日敢争长,各及七旬俱固穷。


尘世谁能吟鬓白,少年莫笑醉颜红。

倚酒仍登百尺楼,欲将风物供吟眸。


未规虞岭披云出,如练娄江抱郭流。


八咏汝应推沈约,一觞吾可废曹丘。

促膝相夸惬所闻,不须呼酒便能醺。


高情已是倾中散,奇字那能敌子云。


谈到湖山如得色,坐来天地尽成文。

秋兴因危堞,归心过远山。


风霜征雁早,江海旅人闲。


驿树寒仍密,渔舟晚自还。

久憩珠林寺,高轩自远来。


携朋上乔岳,载酒到琼台。


论道吟心乐,吟诗笑眼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