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君如霜鹘精爽老,目睨云霄长侧脑。


不种河阳满县花,手披泮水收芹藻。


闭门较艺防请谒,门外宾朋迹如扫。

壁间水墨画,为尔拂尘埃。


草树精神出,溪山气势回。


路从沙觜断,人自渡头来。

朝食叶底梨,暮看枝上花。


花开食实后,霜风振长柯。


远水良可鉴,彩云亦易过。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开粉席,云岫敞针楼。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

小姬劝客倒金壶,家近荷花似镜湖。


游骑等闲来洗马,舞靴轻妙迅飞凫。


油云判污缠头锦,粉污生怜络臂珠。

法相院中长耳僧,早空诸相藏锋棱。


一朝永明偶饶舌,结跏俄顷惊肤冰。


应身历劫住山寺,定光一线燃龛灯。

历尽冰霜惨澹晨,眼明初见内妆新。


三年刻画寒林影,一笑平反故国春。


独荐东皇谁分妒,乍回宫体已含颦。

六朝歌舞豪华歇,商女犹能唱《后庭》。


千载江山围故国,几番风雨入空城。


凤凰飞去梧桐老,燕子归来杨柳青。

少年谁逐广文游,苜蓿盘空且为留。


暂割半毡遗子敬,还将一榻下南州。


抱来和璧知难夜,弹罢嵇琴别是秋。

屐齿何妨细雨过,主人缘客治岩阿。


朱楼有势争霄汉,绮树无心长薜萝。


迭石巧当山色阙,分泉别取水声多。

胜日簪裾会,吴淞水一涯。


莺知公子意,花落美人怀。


芝草方逃汉,鲈鱼不上淮。

旧眷终无替,流光自足悲。


攀条感花萼,和曲许埙篪。


前会成春梦,何人更己知。

若道春无赖,飞花合逐风。


巧知人意里,解入酒杯中。


香湿胜含露,光摇似泛空。

邻舍萧疏水竹连,共看原野变风烟。


青春又数从今日,白发应多似去年。


世上浮名都莫爱,客中佳节且相怜。

朝朝春事晚,泛泛行舟远。


淮海思无穷,悠扬烟景中。


幸将仙子去,复与故人同。

紫禁烟花一万重,鳌山宫阙倚晴空。
玉皇端拱彤云上,人物嬉游陆海中。


星转斗,驾回龙。

满丛鲜碧露团香,院落春红过野芳。


蛱蝶一生花里活,飞来还恋竹风凉。

人间炎热不可耐,君家瓮头春未央。


想当醉倒卧永日,梦绕清淮归故乡。


后生那得识此酒,从君乞方还肯否。

通籍念无补,先庐获归休。


所忻三载间,暇日从公游。


城中十亩园,颇复依清流。

天山乳凤飞来小,南渡衣冠又六朝。


劫火自焚杨琏塔,箭锋犹抵伍胥潮。


燐光夜附山精出,龙气秋随海雾消。

岘山山头一片石,可应文墨解沾襟。


轻裘缓带神长在,深谷高陵迹自陈。


南夏山川非故国,睦州香火说遗民。

大梁城郭万人家,太半朱门竞此花。


不为国姿宁用折,玩传宾手转须嗟。


双牵戏蝶临书牖,独惹游丝扑钓槎。

三日野花风打稀,朝游酒伴暮醒归。


临门夭桃不汝惜,当院海棠胡自飞。


巳怜锦绣半铺地,更讶芳香时点衣。

君居近城市,每独厌嚣烦。


积雪成高卧,故人来在门。


扫除更爽垲,谈笑寂无喧。

三山凌波涛,云汉邈氛埃。


世无乘槎客,安得穷昭回。


天门洞阊阖,海池含风雷。

长安虽大雪,车马无休时。


穷巷有高士,闭门独何为。


朝烟不黔突,弹琴方赋诗。

锦车西去水东流,汉节何年送解忧。


独上青山自惆怅,强歌黄鹄少淹留。


遗踪不逐哀笳断,丽句空增北渚愁。

百年富贵,一觉邯郸梦。
识破中流退应勇。
纵生前身后、得个虚名,褒贬处。

山居寡所欢,终年破茅屋。


何物撄我情,鸣禽朝出谷。


昨夜梦殊佳,晨兴理盥沃。

十里闻香到此间,花时留客不知还。


飘残六出见五出,开遍南山又北山。


满地月明春梦短,半空云影道心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