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白发四老人,昂藏南山侧。


偃卧松雪间,冥翳不可识。


云窗拂青霭,石壁横翠色。

高高此山顶,四望唯烟云。


下有一条路,通达楚与秦。


或名诱其心,或利牵其身。

与君前后多迁谪,五度经过此路隅。


笑问中庭老桐树,这回归去免来无。

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


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

忆昨徵还日,三人归路同。


此生都是梦,前事旋成空。


杓直泉埋玉,虞平烛过风。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益戆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


当时物议朱云小,后代声华白日悬。


邪佞每思当面唾,清贫长欠一杯钱。

云光岚彩四面合,柔柔垂柳十馀家。


雉飞鹿过芳草远,牛巷鸡埘春日斜。


秀眉老父对樽酒,茜袖女儿簪野花。

吕氏强梁嗣子柔,我于天性岂恩雠。


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

早入商山百里云,蓝溪桥下水声分。


流水旧声人旧耳,此回呜咽不堪闻。

水叠鸣珂树如帐,长杨春殿九门珂。


我来惆怅不自决,欲去欲住终如何。

南见青山道,依然去国时。


已甘长避地,谁料有还期。


雨霁残阳薄,人愁独望迟。

残火昏灯夜正沉,默思前事拥寒衾。


霜天皎月虽千里,不抵伤时一寸心。

十舍到商颜,虽遥不甚艰。


东西溯洛水,表里看秦山。


身在烟霞外,心存人子间。

马上搜奇已数篇,籍中犹愧是顽仙。


关头传说开元事,指点多疑孟浩然。

清溪一路照羸身,不似云台画像人。


国史数行犹有志,只将谈笑继英尘。

五千言外得玄音,石屋寒栖隔雪林。


多傍松风梳绿发,只烧崖药点黄金。


澄潭龙气来萦砌,月冷星精下听琴。

吟缘横翠忆天台,啸狖啼猿见尽猜。


四个老人何处去,一声仙鹤过溪来。


皇城宫阙回头尽,紫阁烟霞为我开。

锦里名虽盛,商山艳更繁。


别疑天与态,不称土生根。


浅著红兰染,深于绛雪喷。

六百里巉岩,岚光霁后添。


经年吟未得,尽日看无厌。


僧舍青当槛,人家翠满檐。

欲辞苍翠入尘嚣,把酒看山思寂寥。


莫动移文苦相责,解梁闻说近中条。

云横峭壁水平铺,渡口人家日欲晡。


却忆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画有工夫。

尚忆商山聘,千秋卧未深。


兵戈留地肺,羽翼转天心。


衰矣紫芝咏,惜哉黄鹄吟。

垂白商于原下住,儿孙共死一身忙。


木弓未得长离手,犹与官家射麝香。

泻月声不断,坐来心益闲。


无人知落处,万木冷空山。


远忆云容外,幽疑石缝间。

役役依山水,何曾似问津。


断崖如避马,芳树欲留人。


日夕猿鸟伴,古今京洛尘。

商山名利路,夜亦有人行。


四皓卧云处,千秋叠藓生。


昼烧笼涧黑,残雪隔林明。

一径春光里,扬鞭入翠微。


风来花落帽,云过雨沾衣。


谷鸟衔枝去,巴人负笈归。

兵尘澒洞绕函关,不到商于六里间。


赤帜频传秦楚蹶,白云自与绮园闲。


龙蛇陆起知何在,鸿鹄冥飞竟不还。

春去计秋期,长安在梦思。


多逢山好处,少值客行时。


云起争峰势,花交隐涧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