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闲坐夜明月,幽人弹素琴。


忽闻悲风调,宛若寒松吟。


白雪乱纤手,绿水清虚心。

楼上金风声渐紧,月中银字韵初调。


促张弦柱吹高管,一曲凉州入泬寥。

风琴秋拂匣,月户夜开关。


荣启先生乐,姑苏太守闲。


传声千古后,得意一时间。

新春尚七日,小雨暗江城。


茆檐夜点滴,已作春雨声。


轻黄上柳枝,嫩绿抽菊萌。

解酲不用酒,听雨神自清。


治疾不用药,听雨体自轻。


我居万竹间,萧瑟送此声。

绕檐点滴如琴筑,支枕幽斋听始奇。


忆在锦城歌吹海,七年夜雨不曾知。

少年交友尽豪英,妙理时时得细评。


老去同参惟夜雨,焚香卧听画檐声。

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

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

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

悄悄窗户暗,青灯读残书。

忽听疏雨落,稍知凉气初。

披襟聊自适,掩卷方踌躇。

秋清众籁寂,华月耿遥夜。


玉琴奏瑶席,逸响发高榭。


微微风入林,稍稍泉出罅。

白涧含光月照席,梅花八檐珠的皪。


蕊宫道士弹七弦,明星在树霜满天。


锵如暗泉发函窦,悄若空山叫哀狖。

故山不在眼,远想流水声。


佳人南风手,起我涧谷情。


十载厌鼙鼓,嚣尘乱鸣钲。

镂月裁云,移宫换羽。
歌喉怕惹娇莺妒。
浅斟不问夜何其,三星早已当门户。

金鼎重薰甲煎。
锦帐双垂银蒜。
床下小虫鸣。

夜半谈经玉漏迟,生机妙在本无奇。
世人莫恋花香好,花到香浓是谢时。


蜂酿蜜,茧抽丝。

夜中未成寐,邻歌闻所稀。


想像朱唇动,仿佛梁尘飞。


误节应偷笑,窃听起披衣。

瑟瑟阴阴,嗟哉此声,胡为乎来?似灵鼍夜吼,狂崩断岸;角鹰秋起,怒决荒台。
忽漫沉吟,陡焉掩抑,细抵游丝缀落梅。
冰弦内,惹一宵涕泪,万种悲哀。

雨滴梅梢,雪消蕙叶,入春难得今宵暇。
倩他银甲凄清,铁拨纵横,声声迸碎鸳鸯瓦。


依稀长乐夜乌啼,分明湓浦邻船话。

昔遇晁公淮水东,士衡已听语如钟。


五车讲学知无敌,十载论文喜再逢。


古匣剑光疑鬼泣,夜天虎啸有风从。

旌门临古堞,徼道度深隍。


月冷疑秋夜,山寒落夏霜。


遥空澄暮色,清景散馀光。

骚骚从何来,高树暗淅沥。


飒飒未云已,虚檐微点滴。


□□忽遽作,稍疏仍骤密。

雨声更霰雪,昏听达清晨。


自笑能吟客,常为不寐人。


絮寒勤拭涕,箦响惧翻身。

寂寂永宫里,天师朝礼声。


步虚闻一曲,浑欲到三清。


瑞草秋风起,仙阶夜月明。

街鼓初停香篆寒,呗声那为雨声阑。


弥陀界远疑城近,慈氏宫深外院宽。


正念可争无念好,非心还较即心难。

逶迤洲渚薜萝幽,苑静偏宜秉独游。


万树林梢看月上,三峰岩畔听泉流。


溅衣珠洒晴疑雨,戛玉湍鸣夏似秋。

如此良夜,秋空月圆。


君弹山鬼,我拊水仙。

万物都寂寂,堪闻弹正声。


人心尽如此,天下自和平。


湘水泻秋碧,古风吹太清。

瞥眼春光,不见玉人携手。
尽平芜、桃花渡口。
酽红浓粉,尽教他欺瘦。

夜静双瀑喧,遥闻疑雨来。


润壑生清风,襟宇捐纤埃。


飞鸣撼半空,暗想飘琼瑰。

河阴高转月光流,露脚斜飞夜气收。


焦尾冷含三尺水,悲风弹破一庭秋。


广陵别后多新操,子敬亡来绝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