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田渐下云间雁,霜日初丹水上枫。

荻篱萧洒织来新,茅屋横斜画不真。


乾地种禾那用水,湿芦经火自成薪。


岛居莫笑三百里,菜把活它千万人。

玉壶冰底卧青龙,海外三山堕眼中。


奇观揭名浑未在,只消题作小垂虹。

梅边楼阁海边山,银竹初收霁日寒。


看著南州奇观了,人间山水不须看。

放溜山溪一叶轻,山溪尽处大江横。


舟中寂寂无人语,只有波声及雨声。

芦挥麈尾话清秋,柳弄腰支舞绿洲。


引得江风颠入骨,戏抛波浪过于楼。


十程拟作一程快,一日翻成十日留。

蓼岸藤湾隔尽人,大江小汊绕成轮。


围蔬放荻不争地,种柳坚堤非买春。


匏瓠放教俱上屋,渔樵相倚自成邻。

西山落日浴长江,并贯清溪作一光。


千嶂围来天四合,孤城涌出水中央。


楼台玉塔云间见,杨柳金堤镜里长。

江头四望远峰稠,江水中间自在流。


并岸东行三百里,水源穷处即吾州。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一叶扁舟波万顷,四顾粘天无壁。
叩枻长歌,嫦娥欲下,万里挥冰雪。
京尘千丈,可能容此人杰?


回首赤壁矶边,骑鲸人去,几度山花发。

山秀江清三百里,与君三宿一扁舟。

饮残桑落溪云暮,卧冷桃笙楚雨秋。

舟隐长江逢夹口,眼明五老立云头。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泛舟横大江,流止随西东。


前头望广水,后头望连峰。


客程渺茫茫,行云无旋踪。

春草茫茫阔,春江渺渺流。


断魂欲谁诉,极目使人愁。


更过天垂处,应无地尽头。

积雪何处高,蜀山最崷崒。


海东极孤绝,目送断鸿一。


徘徊桫椤树,宴坐但空室。

霜山晓气下连江,水影寒花的的双。


清绝不知乘一羽,遥天似有碧云幢。

何朝遗古寺,门对荒江开。


幽境出世间,梦中时一来。


红廊缭千步,殿角高崔嵬。

扪萝直上鹫峰头,缥缈平沙瞰碧流。


匹练中分吴越地,双高对表帝王州。


凭虚霁景骄相袭,入暝湖光炯不收。

山堂晚色,满疏篱寒雀,烟横高树。
小雪轻盈如解舞,故故穿帘入户。
扫地烧香,团栾一笑,不道因风絮。

乘风万里,看片帆、剪破大江秋色。
天水苍茫明月涌,约略槎浮今夕。
瓜步潮平,海门露冷,雨点金焦白。

绝壁衔飞阁。
倚寒空、嶒嵘窈窕,是谁雕琢。
六代兴亡如逝水,烟冷千寻铁索。

独饮不成醉,横槊望江天。
吟魂飞落天外,无语对婵娟。
万里山河寂静,凄绝嫦娥孤影,偏喜十分圆。

入由通济口,出自鲁家洑。


半月良已劳,大江离又复。


蒙蒙烟雨中,两岸渔人屋。

记得当年,携客棹、曾览吴淞风物。
黄浦矶边芳草径,因叩朱门素壁。
宛似游仙,真同忆戴,夜泛山阴雪。

蚤岁相逢,知风骨、自是玉堂人物。
二十年来官未调,兴在丹崖青壁。
云海为家,柴门拥褐,高卧袁安雪。

玉署仙翁,缘底事、身病偶须药物。
杜老吟诗因太瘦,却忆寻山面壁。
世事浮云,利名蜗角,去住怜鸿雪。

太仓云路天黏水,栉比渔家接沙觜。


巨艘买放截江鳞,举网遮空暗窗纸。


钱多鱼贱俱放怀,成贯不数成船来。

冷浸乾坤影荡摇,狂澜万古自滔滔。


游风欲动雪还沸,淫雨不收天更高。


留取蛇珠弄明月,乞持虹钓拂神鳌。

猿声霜夜忆三巴,姜被凌寒路不赊。


直到荆州始分手,将诗徐转入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