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香山居士留遗迹,天竺禅师有故家。

空咏连珠吟叠璧,已亡飞鸟失惊蛇。

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

步来禅榻畔,凉气逼团蒲。


花雨檐前乱,茶烟竹下孤。


乘闲携画卷,习静对香垆。

老禅趺坐处,疏竹翠泠泠。


秀色分邻舍,清阴覆佛经。


萧萧日暮雨,曳履绕方庭。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


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

还闻天竺寺,梦想怀东越。

每年海树霜,桂子落秋月。

送君游此地,已属流芳歇。

野寺经三宿,都城复一还。


家仍念婚嫁,身尚系官班。


萧洒秋临水,沉吟晚下山。

郁郁复郁郁,伏热何时毕?


行入七叶堂,烦暑随步失。


檐雨稍霏微,窗风正萧瑟。


清宵一觉睡,可以销百疾。

锡杖登高寺,香炉忆旧峰。


偶来舟不系,忽去鸟无踪。


岂要留离偈,宁劳动别容。

晨登天竺山,山殿朝阳晓。


厓泉争喷薄,江岫相萦绕。


直上孤顶高,平看众峰小。

羽客炼丹井,井留人已无。


旧泉青石下,馀甃碧山隅。


云朗镜开匣,月寒冰在壶。

夜向灵溪息此身,风泉竹露净衣尘。


月明石上堪同宿,那作山南山北人。

黄昏投古寺,深院一灯明。


水砌长杉列,风廊败叶鸣。


山云留别偈,王事速归程。

西南山最胜,一界是诸天。


上路穿岩竹,分流入寺泉。


蹑云丹井畔,望月石桥边。

晓原霜重俊鹰肥,一席归风路不迷。


林下会徒从雾合,海边停梵见潮低。


霜篮烹茗寻前圃,雨屐粘苔认故蹊。

一宵何期此灵境,五粒松香金地冷。


西僧示我高隐心,月在中峰葛洪井。

霜实常闻秋半夜,天台天竺堕云岑。


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湘漓是桂林。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郡有化城最,西穷叠嶂深。


松门当涧口,石路在峰心。


幽见夕阳霁,高逢暮雨阴。

西湖之西天竺深,天香满风多桂林。


老猿引子下高树,流水与云来远岑。


上方已变劫灰黑,古涧长带秋岚阴。

石梁溅水湿苍苔,阴洞傍穿涧底回。


殿阁金银从地涌,山林图画自天开。


龙随僧到分云住,猿任人呼下树来。

上竺诸天近,中林万木低。


迥超尘世外,恍入雪山西。


忽漫参龙象,行将混鹿麋。

方外主人名道林,怕将水月净身心。


居然对我说无我,寂历山深将夜深。

补天残片女娲抛,扑落禅门压地坳。


霹雳划深龙旧攫,屈盘痕浅虎新抓。


苔黏月眼风挑剔,尘结云头雨磕敲。

吏事日纷然,无因到佛前。


劳师相借问,知我亦通禅。


古寺杉松出,残阳钟磬连。

画栋朱檐暴虎蹲,乱钟穿翠掩朝昏。


去来所得无多衲,觉悟何曾有二门。


山鸟山花应自若,佛心佛法与谁论。

一径联镳去,身疑在画图。


林阴穿欲尽,山霭近还无。


下榻聊盘礴,裁诗屡嗫嚅。

万山深碧里,天竺数重回。


落木秋峰见,分香山市开。


凄凉宝掌寺,零落客儿台。

路绕青崖逼,山回绀殿悬。


云霞低四岭,钟梵出三天。


甘露浇灵药,名香绕座莲。

轻裘缓辔访禅关,愧我来游鬓已斑。


猎向蓝田非小队,灯传天竺是名山。


逐臣双泪愁边赋,狂客偏酡病后颜。

九里松边鹫岭头,松声长带白云秋。


梵筵多有吟僧在,须认诗中第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