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南望斜谷口,三山如犬牙。


西观五丈原,郁屈如长蛇。


有怀诸葛公,万骑出汉巴。

斜谷事不济,将星殒营中。


至今出师表,读之泪沾胸。


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

三面英雄正角持,孤臣生死系安危。


大星不向营前坠,混一寰区未可知。

却说献计者,乃尚书孙资也。
曹睿问曰:“卿有何妙计?”资奏曰:“昔太祖武皇帝收张鲁时,危而后济;常对群臣曰:‘南郑之地,真为天狱。
’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非用武之地。

却说姜维献计于马遵曰:“诸葛亮必伏兵于郡后,赚我兵出城,乘虚袭我。
某愿请精兵三千,伏于要路。
太守随后发兵出城,不可远去,止行三十里便回;但看火起为号,前后夹攻,可获大胜。

却说韩当、周泰探知先主移营就凉,急来报知陆逊。
逊大喜,遂引兵自来观看动静;只见平地一屯,不满万余人,大半皆是老弱之众,大书“先锋吴班”旗号。
周泰曰:“吾视此等兵如儿戏耳。

却说张飞问计于严颜,颜曰:“从此取雒城,凡守御关隘,都是老夫所管,官军皆出于掌握之中。
今感将军之恩,无可以报,老夫当为前部,所到之处,尽皆唤出拜降。
”张飞称谢不已。

却说周瑜被诸葛亮预先埋伏关公、黄忠、魏延三枝军马,一击大败。
黄盖、韩当急救下船,折却水军无数。
遥观玄德、孙夫人车马仆从,都停住于山顶之上,瑜如何不气?箭疮未愈,因怒气冲激,疮口迸裂,昏绝于地。

却说玄德见孙夫人房中两边枪刀森列,侍婢皆佩剑,不觉失色。
管家婆进曰:“贵人休得惊惧:夫人自幼好观武事,居常令侍婢击剑为乐,故尔如此。
”玄德曰:“非夫人所观之事,吾甚心寒,可命暂去。

却说孔明欲斩云长,玄德曰:“昔吾三人结义时,誓同生死。
今云长虽犯法,不忍违却前盟。
望权记过,容将功赎罪。

却说鲁肃领了周瑜言语,径来舟中相探孔明。
孔明接入小舟对坐。
肃曰:“连日措办军务,有失听教。

却说吴国太见孙权疑惑不决,乃谓之曰:“先姊遗言云:‘伯符临终有言: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今何不请公瑾问之?”权大喜,即遣使往鄱阳请周瑜议事。
原来周瑜在鄱阳湖训练水师,闻曹操大军至汉上,便星夜回柴桑郡议军机事。

恭惟方寸心,表里无将迎。


妍丑物不逃,宇宙大明镜。


时开复时阖,静定动亦定。

大江东流日夜白,已矣英雄不堪说。


朔风挟雨过江来,犹向矶头溅腥血。


汉家神气四海摇,奸雄贼子相贪饕。

特简名贤向越台,素王苗裔鲁邦来。


真知孝友能为政,自有神明不用才。


泗水流添珠海满,尼山色映玉峰开。

鲸鬣翻腾四海波,始将天意用干戈。


尽驱神鬼随鞭策,全罩英雄入网罗。


提剑尚残吴郡国,垂衣犹欠魏山河。

忆昔南阳顾草庐,便乘雷电捧乘舆。


酌量诸夏须平取,期刻群雄待遍锄。


南面未能成帝业,西陵那忍送宫车。

炎祚忽云季,诸侯骋雄图。


栖栖刘豫州,三顾何勤劬。


汉贼不两立,一心抱区区。

未用胸中八阵兵,草庐高卧掩柴扃。


当时不见刘玄德,谁识先生是将星。

三雄战争海水赤,欲揽英豪扶紫极。


南阳唤起卧龙人,至今草木生颜色。

子房夜半参黄石,手握豹韬挥八极。


苍黄忽起振长流,天地风云皆动色。

草庐初志汉重兴,向洛趋秦拟策勋。


芒角一星如未坠,不应天下只三分。

三载分毡正学规,初心元不为穷饥。


官身恰似僧游锡,归面无惭妇织机。


霄汉故交为有后,山林遗老辱相知。

孔明孟德两驰驱,三国人才信有馀。


未肯草庐终此世,不知精舍读何书。


木牛古不传遗法,铜雀今成一废墟。

三顾隆中方释耒,君臣鱼水欲何如。


刘朝旧物期兴复,汉贼中原誓破除。


血食竟能延赤伏,忠贞不负托君储。

三代遗才独有公,草庐倾盖识真龙。


委身不负君三顾,讨贼先陈疏两封。


独恨吞吴成间隙,非于取益未从容。

将相兼权盖世豪,南征北伐岂辞劳。


功名讵料三分汉,筹策深知十倍曹。


炎祚已随天运改,中原遥隔蜀山高。

丞相祠堂特地过,仲冬风日更柔和。


时随运去终应尔,事与心违独柰何。


庭树不凋栖燕雀,江流有恨泣蛟鼍。

有心兴汉室,不意托孤儿。


帝昔曾三顾,臣今表出师。

身为中山汉子孙,西南别立旧乾坤。


君才十倍曹丕上,位列三台蜀相尊。


布阵有图灵尚在,出师遗表恨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