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西南自是贤俊府,衰老思归谩留许。


舂禾磨麦非平生,子孙便推我作古。


贤哉与可诗中杰,笔墨馀功散缯楮。

侵晓度南薰,禁钟犹可闻。


春郊微有霰,上苑稍藏云。


斋馆人相望,官桥路已分。

禁庐晓直夹城西,经笥龙光映壁奎。


绕阁浮云飞野马,当阶生草伏驯麛。


雷行已识天无妄,风烈唯闻帝弗迷。

莲社老僧随幻去,蓉城学士也难寻。


三毗尼地无生死,一刹那间有古今。


不向空王抛世法,却从初地寄乡心。

树杪招提郭外村,端明遗偈镇山门。


高僧夏腊何烦计,前辈风流可重论。


谒罢只知词客贵,觉来真让法王尊。

登堂顿觉消尘思,独树梅花清傍人。


物色每惊游宦侣,风光先透帝城春。


何郎诗兴留东阁,杜老醅香送隔邻。

德星池馆五云连,翠管银罂照绮筵。


伶部按歌传锦瑟,御厨分赐辍金钱。


夜看灯月明于昼,人在蓬瀛望若仙。

数烛知归日,思家似老人。


此凡三锁宿,今复一经旬。


猛着棋销日,深凭酒送春。

集英今日事,全似戊辰春。


文彩窥多士,游从忆故人。


抗旌浮海角,舣棹即河漘。

昔日临奎阁,经筵拜侍书。
文章焕星斗,德望重璠玙。
太傅归疏广,醇儒见仲舒。
都言踏破西山石,我望西山势不行。
争怪忧时文学士,但看烟翠亦何情。
南山到处待挥毫,逸似凌云羽翮飘。
好著碧纱笼寺壁,更将金刻置岩标。
靖节先生曾赏菊,东篱有霜花正开。
翰林主人共赏菊,北门吟咏有馀才。
一唱再和才力健,兼金酬以瑛琼瑰。
霞卷云舒映树明,花如妩媚向人倾。
仙翁染翰饶诗兴,学士停骖傲物情。
有限光阴春事老,无端风雨莫愁生。
红入梨花媚更明,黄莺飞下眼频倾。
玉容带酒含春色,绛袂迎风感物情。
幻化可能穷妙理,追欢聊复得浮生。
人物同迁谢,重成念旧悲。
连华得琼玖,合奏发埙篪。
馀蘖虽无取,残芳尚获知。
玉色诸儿馥若兰,彩衣想见日承颜。
尘缨远濯沧浪水,燕几深居畏垒山。
俗眼漫讥身察察,人情方喜志闲闲。

言中谋猷行中经,关西人物数清英。


欲过叔度留终日,未识鲁山空此生。


议论凋零三益友,功名分付二难兄。

徙倚秋原上,凄凉晚照中。

水流天不尽,人远思何穷。

问谍知秦过,看山识禹功。

海隅荒怪有谁珍,零落珊瑚泣季伦。


法供坐令微物重,色难归致孝心纯。


只疑薏苡来交趾,未信蠙珠出泗滨。

昔为太室游,卢岩在东麓。


直上登封坛,一夜茧生足。


径归不复往,峦壑空在目。

少年独识晁新城,闭门却扫卷旆旌。


胸中自有谈天口,坐却秦军发墨守。



有子不为谋置锥,虹霓吞吐忘寒饥。

倚栏看碧成朱,等闲褪了香袍粉。


上林高选,匆匆又换,紫云衣润。


几许春风,朝薰暮染,为花忙损。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身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馀。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自胡之反持干戈,天下学士亦奔波。


叹彼幽栖载典籍,萧然暴露依山阿。


青山万里静散地,白雨一洗空垂萝。

昭代将垂白,途穷乃叫阍。


气冲星象表,词感帝王尊。


天老书题目,春宫验讨论。

翰林逼华盖,鲸力破沧溟。


天上张公子,宫中汉客星。


赋诗拾翠殿,佐酒望云亭。

石渠金谷中间路,轩骑翩翩十日程。


清洛饮冰添苦节,碧嵩看雪助高情。


谩夸河北操旄钺,莫羡江西拥旆旌。

朱阁青山高庳齐,与君才子作诗题。


傍闻大内笙歌近,下视诸司屋舍低。


万卷图书天禄上,一条风景月华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