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东南称二老,曰钱沈则继。
并以受恩眷,嘉话艺林志。


而实有优劣,沈舛钱为粹。

少年困场屋,贤母授之经。


故学有渊源,于诗尤粹精。


经济虽非卓,不失为老成。

由敦亦工书,用功过于照。


而实不能及,则以天分料。


古学实胜之,雅正弗轻掉。

书有米之雄,而无米之略。
复有董之整,而无董之弱。


义之后一人,舍照谁能若。

昨岁秋之仲,盛京谒陵园。


三大功臣墓,陪葬其间存。


兹阿里衮者,额都四世孙。

万家无事锁兰桡,乡味腥多厌紫虈。


水似棋文交度郭,柳如行障俨遮桥。


青梅蒂重初迎雨,白鸟群高欲避潮。

关中岁屡歉,民食无所资。


郡县既上言,能不轸恤之。


周礼十二政,散货首所宜。

农者国所重,八政之本源。


辛苦事耕作,忧劳亘晨昏。


丰年仅能给,歉岁安可论。

蝗螽虽微物,为患良不细。


其生实蕃滋,殄灭端匪易。


方秋禾黍成,芃芃各生遂。

天气肃肃当严冬,大地凛冽号朔风。


扶桑曜雪韬瞳鋋,屏翳一色浮鸿蒙。


斯须素景摇太空,霏花糁叶何茸丰。

冑子何多士,明公特妙年。


诗书师法在,簪绂相门传。


曳履星辰上,分光日月边。

帘卷苍云,爱初翔凤尾,忽驾虬枝。
青青岁寒自保,越样清奇。
参天溜雨,带疏苔、密藓芳蕤。

纷纷画手调红绿,好以桃花配丛竹。


岂无短纸作江梅,雪里溪边太幽独。


李侯胸中有佳处,研滴松煤聊寓目。

整整三朝玉笋班,几年流落奉祠官。


不令归曳尚书履,亦合先登大将坛。


从昔南荒除帅重,只今西顾倚公宽。

桂林佳事我能言,四座停杯且勿喧。


人物豪华真乐国,江山清绝胜中原。


亲尝荔子薰风浦,静对梅花小雪村。

茗碗中超舌界,薰炉上悟香尘。


坐我集云峰顶,对公小释迦身。

骑气初占客至,履声忽报公来。


不乱空庭鸟雀,何妨满席尘埃。

往年书到西风凉,病夫随牒天一方。


今年书到玉溪上,暧空白露为清霜。


人生俯仰成陈迹,只有一丘如宿昔。

昔在宣和日,雍容接俊游。


横经临璧沼,提椠上瀛洲。


去德俄千里,依仁复两州。

璧水三千士,文闱第一人。


煌煌持紫橐,亹亹逼鸿钧。


得郡还辞剧,居家更乞身。

诚明犹博学,直谅更多闻。


休父中兴杰,宣王上圣君。


精忠自金石,感会合风云。

形之恶也,倏而赘疣生焉;形之善也,俄而肌肤荣焉;非必初生之有成形也。
气之恶也,倏而疢(chèn)疾生焉;气质善也,俄而荣卫畅焉;非必初生之有成气也。
……形气者,亦受于天者也,非人之能自有也,而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如斯矣。

高人心易足,三表乞身闲。


与世长疏索,唯僧得往还。


直声留阙下,生事在林间。

将家难立是威声,不见多传卫霍名。


一自元和平蜀后,马头行处即长城。

朔方忠义旧来闻,尽是邠城父子军。


今日兵符归上将,旄头不用更妖氛。

单于都护再分疆,西引双旌出帝乡。


朝日诏书添战马,即闻千骑取河湟。

欲随流水去幽栖,喜伴归云入虎溪。


深谢陈蕃怜寂寞,远飞芳字警沉迷。

海南巨鳄顽不灵,非人非鬼绝睹聆。


诎彊弥隙百无策,罔两铸鼎谁能铭?


方今五洲犹户庭,云帆飙舰来不停。


海波漫漫盘不掩,天阙荡荡门无扃。

白傅佐浔阳,匡庐落其手。


苏公谪宜黄,游踪寄樊口。


物情岂相为,天意良不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