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双鬟垂未合,三十才过半。


本是绮罗人,今为山水伴。


春泉共挥弄,好树同攀玩。

轻舠放中

团扇风流,桃叶桃根,殷勤渡江。
问珠娘娇小,可禁怜惜,璧人依旧,肯恣清狂。
豆蔻仍含,槟榔暗吐,不负华年锦瑟旁。

朗吟未了西湖酒,惊心又歌南浦。
折柳官桥,呼船野渡,还听垂虹风雨。
漂流最苦。

苍潭枯海树。
正雪窦高寒,水声东去。
古意萧闲,问结庐人远,白云谁侣。

先生廊庙姿,非直藩翰才。


南州彩旗留,北阙丹诏催。


重臣方暑行,停骖小裴回。

北风凛凛留高树,融雪涓涓聚小塘。


三亩山园半春草,无人为结小丁香。

与君陟巘踏春泥,邂逅红梅得一枝。


失却孤山风露格,却成卯酒醉冰肌。

黄山巍峨四万尺,摩天戛日高莫敌。


天下之人皆识名,土著之人游未极。


篁墩先生二十年,亦自今兹方决策。

条山有佳色,不入俗子眼。


结庐傍洓水,永与山作伴。


一脚落宦游,坐叹千里远。

闲话清游意气浓,随身一剑识孤踪。


霞边秋色江村柳,雨后晨光岳寺松。


良友寄书兼茗至,古碑扪字忽云封。

积雨限游步,超然怀远观。


虽微千仞冈,孤岑且流玩。


冀展东山望,一写川上叹。

谁斗寒姿,正青素、乍试轻盈。
飞云溜屧,朔风回舞流霙。
羞拟临波步弱,任长空奔电,恣汝纵横。

跂予望之六六峰,欲往争柰今严冬。
石林崎岖积雪盛,日中无烟虎豺病。


生也孤往胡所稀,冻攀幽崄探其微。

三十年前浙右行,径山才称爱山情。

北山山色青更青,堆蓝积翠开画屏。
浮生突兀百千丈,驾梁峙石劳六丁。


自从太极既判混沌死,天开地辟知几龄。

阴崖冻雪霾乱石,谁其画者李唐笔。
万仞寒山挂崒嵂,恍见当时大斧劈。


何人布裘裹竹笠,款段婆娑入高壁。

可怜春岸飞鸥鸟,又见春山长薜萝。


峰势插江溪路小,峡门横石水声多。


平沙觅句看云立,极浦回舟载酒过。

清明花乱开,今日风日好。


吾得及春游,相期拾瑶草。


城市多嚣尘,客衣日杲杲。

振衣千仞,便身如遗世,超然独立。
万顷银涛生足下,缥缈片帆风力。
地下埋金,波间浮玉,天半撑孤壁。

苏州藤枕蕲州簟,更着洪州蝉翼扇。


高卧西窗风外榻,栩栩羲皇梦中见。


客寄无聊归未易,搜吟搅得酸肠遍。

慧远遥同社,洪崖近拍肩。


松枝年纪万,棐实岁逾千。


径欲通天汉,忙因棹酒船。

试拂尘衣访远踪,诗魂独与赏心同。


低低弱柳啼秋雨,细细寒螀啸晚风。


岩石溪流相照绿,草花枫叶一般红。

老树交加荫小舟,数声啼鸟寺门幽。


湖山此日无穷意,都付先生一倚楼。

天畔峰形望里微,到来烟霭破岩扉。


半空疏梵虚无落,上界天花历乱飞。


百里湖光开水镜,一山云气晃人衣。

怀仙复问玄,倚岫且听泉。


深谷时穿地,长林共隐天。


鸾书裁一纸,鹤语已千年。

谷转迷丹洞,山分出石关。


人疑骑鹤至,客似御风还。


天乐行相引,琪花坐可攀。

淩晨石路开,披磴陟丹台。


素女焚香去,青童捧药来。


岚飞时作雨,涧响忽成雷。

秋山行不尽,望望意何穷。


飞观疑无地,悬崖似挂空。


人行碧雾里,鸟语青林中。

云峰自送迎,涧道乱纵横。


林木有千岁,山禽时一鸣。


雨来岩岫失,风过石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