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青山中穴为大门,下通轨辙高莫论。


飞云出纳不计限,双峙平削无刀痕。


入门复见田园美,田外峰峦回抱尊。

无路可通文脊隈,山腰大辟门崔嵬。
若非天地功破裂,定是鬼神力凿开。
浑浑旁撑苍壁立,空空直贯清风来。

宣城百山间,文脊尤奇峰。


拔出飞鸟上,图画难为容。


闻昔有幽人,扪萝追赤松。

苍山自为门,呀豁异镌镵。


路通石壁尽,潦起田穟陷。


傍岭有结庐,潜潭净于鉴。

谁将万古倚云剑,刺破苍石天窗开。


下贮泓渊不可极,有时月漏清光来。

流泉决决出洞底,自有细浪非风吹。


山花逐水到山下,漏泄人间春未知。

洞门虽向扶桑开,洞深不放阳乌入。


古来道士今莫逢,石壁乳流苔正湿。

日脚射空金缕直,下映壁间棱未织。


野老先知雨又风,明朝望此重云黑。

高岩日照云常起,吹作兰花透纹绮。


横为步障看未收,山雨一来风满耳。

肥马轻裘到此难,名标九锁翠微间。


天开洞府几千载,地隔风尘此一关。


谢屐空怜迷雁荡,苏诗不是梦庐山。

削崖巃嵷俯浩荡,盘鶄风高身欲傍。


人间尘忧不到处,心在塔铃相轮上。


淮南烟树渺千里,江左群峦叠高浪。

晚上峰头观落日,霞表诗情极孤纵。


夜来山门踏明月,呼吸风雷转空洞。


松杉挂月是何年,写影惊涛法梁栋。

记与微明初到此,钟流一杵洗心尘。


竟看绝境成嚣市,谁信禅天坐恨人。


螺髻峰攒愁外影,龙鳞树拥赦馀身。

僧堂晚出坐松根,梵寂钟残净客魂。


当日忘言两居士,只今牵梦一山门。


旧游回味真难再,末劫深临倘有存。

天水与阶平,山门坐月明。


墙灯移殿影,虫响出江声。


语寂钟初发,宵寒茗更清。

溪水激激山攒攒,苍崖腹封壁四环。


一门中嚂俯惊澜,造物为此良有源。


坡颠窍塞沦九渊,吐吞龙螭殆非然。

水有青莲沙有金,老僧于此独观心。


愁人欲寄中峰宿,只恐白猿啼夜深。

仲秋秋阴合,壁落走鼯鼠。
彻宵风雨骤,平地生洲渚。
莫辨路与溪,庐舍失处所。
懒步峰头曾几日,凭高又见草芊芊。
画中山鸟啼无数,梦里春花开正妍。
上界窗临江岸远,下方人望石楼前。
客行暂住九秋槎,僧寺初逢百结花。
至境异香生不断,谁令着意事盘拿。
李唐遗碣照浮屠,紫雾光涵白雪腴。
谁惜文章镇螭首,独将香火祀龟趺。
路转东门五里塘,夹塘寒水绿泱泱。
平生枉踏湖洲市,不悟田间有此凉。
风萍殊偶尔,登眺亦相从。
南郭一为别,西山无此踪。
孤吟籍衰草,遗响咽寒松。
山门何代启,草路没高岗。
独鸟骇人影,幽花扶女墙。
萧台吴鹤市,言墓鲁灵光。
毗耶香饭壑源春,午枕聊分百亿身。
旋落涧泉高下语,自鸣山鸟送迎人。
云山往岁真成癖,觞咏一时俱绝尘。
山中时节早,地势近春华。
岁岁东风至,先看傍砌花。
会峰亭下路,斜带法华池。
不待观池水,尘迷已顿离。
胜概当冲要,回环拥翠峦。
烟云藏不得,如在掌中看。
造化非无意,都如图画中。
犹嫌未奇怪,更出石屏风。
曾有长安客,题为望日台。
樵苏人不测,到此亦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