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两岸垂杨石渍苔,皇华新馆昼长开。
方传漕运将军出,忽见分司御史来。
当道豺狼应退避,忘机鸥鹭莫惊猜。

吾老无北里,子能讵南来。


临分即间诀,薄暮更徘徊。


晚节徇微尚,方刚患多才。

老松不搆厦,潜迹归后土。


千年化为石,诡怪惊地府。


酆都壮轮奂,剪截就梁柱。

不见唐朝王右丞,世间画史少知名。

何人貌得烟雨意,静听如闻风水声。

远岫带云才隐约,斜阳秋树却分明。

今年冬雨不作雪,屋头鸟声浑似春。


绝怜草色绿铺地,可爱梅花白照人。


时物巳迎新岁换,交情空向异乡亲。

平日鹓鸾接武中,汪汪每叹不能穷。


暂烦朱毂图遗爱,方信清时是至公。


千载难期人物盛,一时休叹马群空。

霜髯雪鬓十分侵,举盏常思蘸甲深。


虽约依刘同汉上,犹虚访戴似山阴。


文章歆向传家日,事业韦平奕世心。

老恋穷年怯五更,可堪爆竹响新声。


但惊灯火如残梦,岂有心情敌后生。


饧竞胶牙空对白,酒期分岁独怜清。

文质相乘徒野史,拔山塞海终军死。


早时妄作不朽计,掇拾馀疏自纲纪。


跳梁甃缺固无有,白首何堪堕牛李。

荦确有岱华势,轮囷无斤斧痕。


我来翻君古锦,老眼洗尽眵昏。

春来书札已西东,喜复相逢乱世中。


万事变更唯舌在,三年流落转涂穷。


云收野寺侵廊水,月挂孤帆送客风。

隐者城南水竹居,萧然一室白生虚。


传声吴会名家后,探道农黄邃古初。


日影上帘晴晒药,露凉侵户夜翻书。

前人凿井后人汲,一壶下井三鱼入。


泣竹常疑地有灵,奉亲已恨时无及。


吕翁诚孝天所省,异事流传遍淮颍。

昨报襄阳使者过,归鸿雪后度关河。


遥知游宦惊时序,不惜缄书到薜萝。


日出汉江春气远,云连楚树晓阴多。

万里天风吹铁冠,三吴秋水正漫漫。


匣中星动剑光白,帆外霜飞江色寒。


鸿雁早传瓜步信,芙蓉还傍石城看。

一山突起圆且卓,两山夹峙如展角。
俨然唐制落丹青,秀出天工谢雕琢。
故家庭户对山启,入眼分明不盈握。
周郎识此君,落笔琅玕长。
居然步湘皋,翠袖忽两两。
相将舞回鸾,势欲凌波往。
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仓。
海陵何所有,麋鹿昼成行。
多仓多麋鹿,今也恨难忘。
许州秀才周若蒙,星官占罢泪无从。
欧阳公死不过夏,天上文星已告凶。
常秩王回暨姚辟,排斥先儒不少容。
井臼无供戢羽贫,未知何地老容身。
更无一卷文书在,七录家藏许卜邻。
三川皆震大灾异,汴水绝流上帝仁。
不使六龙远巡幸,兴王茜地福重新。
皇祚中兴彻九垓,不烦犹道宋王台。
归鸿特比常年少,应恋黄麾不忍来。
不待功成逐赤松,腐儒毕竟若为功。
田园破碎胡尘里,肠断当年夜雨舂。
诗力如弓不易张,烦襟且觉对花凉。
玲珑南雪晴秋树,淅窣西风夜月香。
消得玉人歌古淡,许谁金屋斗清狂。
读书必知书,枯蘖不足斧。
只词诣微隐,连轴皆剩语。
枚生老宾客,笔力散雹雨。
去岁饥荒特异常,那知今日便丰穰。
田畴雨足经时润,院宇风生着处凉。
老去我方辞五斗,秋来谁解积千仓。
人生重行乐,乐事古难全。
有如天边月,多阙还少圆。
又如牛女星,会合动经年。
二珍胥会到柴关,诗为高情趁早还。
海上便如逢若士,橘中应不减商山。
可人风味知渠隽,老我形容有许顽。
避冷幽窗歌扊扅,鸦啼疏柳把南枝。
长须勿送平安报,满眼仍看竞病诗。
稚子每嗟檐隙短,波臣常梗客行迟。
爰居集鲁要先知,飞雪侵春久已疑。
惭愧风师幸安静,敢将虎口斗龙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