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家有粗险石,植之疏竹轩。


人皆喜寻玩,吾独思弃捐。



以其无所用,晓夕空崭然。

我行宜春野,四顾多奇山。


攒峦不可数,峭绝谁能攀。


上有青葱木,下有清泠湾。

仁寿宫中稆谷生,太湖苍石草间横。


兴衰换世身犹在,南北从人事已轻。


累石作台秋藓上,凿汧通水细渠清。

西轩素屏开白云,婆娑老桂依霜轮。


顾兔出走蟾蜍奔,河汉卷海机石蹲。


牵牛自载倚桂根,清风飒然吹四邻。

卞氏平日本富家,庭中怪石蹲麇麚。


子孙分散不复惜,排弃坑谷埋泥沙。


一株跃出随畚锸,知我开轩方种花。

昔人游宦久江湖,怪石嵌空骇里闾。


一井深藏缘底事,百年不出待潜夫。


弃捐泥土性仍在,睥睨林亭气渐苏。

大枝凭陵力争出,小干萦纡穿瘦石。


一杯未釂笔已濡,此理分明来面壁。


我尝傍观不见画,只见佛祖遭呵骂。

山上有山俱巃嵷,谷中通谷更唅呀。


借君筇杖穿奇崄,直至西峰小九华。

竹石梅兰号四清,艺兰栽竹种梅成。


一峰久矣思湖玉,三物居然阙友生。


赖得髯参令我喜,飞来灵鹫遣人惊。

块然两奇石,谲怪状难悉。


千仞裂嵯峨,一气与崷崒。


四隅藓剥肤,万古云渍骨。

漫郎与世苦不偶,俶傥如公世安有。


平生学书笔似锥,晚岁得州大如斗。


淮西道院长江边,天公付与公高眠。

织女支机弃不用,老卢坠腰谁见收。


君从何处得此石,恐有鬼物为君偷。


不堪压作捣练石,仆在墙东如卧牛。

眼前突兀见此石,怪怪奇奇俱可人。


为问何如潘骑省,世间妍丑本非真。

济胜初无具,搜奇只此间。


飞来太湖石,坐我洞庭山。


面面成窗户,峰峰出髻鬟。

一去春陵郡,天星几度回。


身今镜湖住,山自道州来。


指点双岩出,摩挲一笑开。

只道无南雁,书今数往还。


一窗江表地,数朵广东山。


奇甚君风骨,苍然我面颜。

凌波看与宓妃同,半在丹青半水中。


香气分从冰练出,清姿交映玉壶空。


先春著粉教如雪,向夕生寒不待风。

山琢胎形水织纹,千年濯魄冷清濆。


无端过客多闲绪,携取东归意亦殷。

横流堆叠乱波容,戏拾诸般置夹笼。


借问参寥谁处是,好和清水作相供。

君不见,岁之寒,何处求芳草。

又不见,松之乔,青青复矫矫。

天地本无心,万物贵其真。
老枝枯干倚岩峦,纵有风云变化难。
自是无心爱春色,千年留与石同看。
纷纷儿辈只轻肥,不爱笼烟小黛眉。
唯有幽人负高韵,为怜奇物直新诗。
尘埃不染溪山梦,冠盖政妨麋鹿姿。
饱闻兹山产奇石,东南宝之如尺璧。
谁知狼藉乱如麻,往往嵌空类镵刻。
长安东风万岁山,搜抉珍怪穷人间。
怪石疏林远艮岑,经营已近百年今。
楼台白日神仙集,雨露青春草木深。
游豫无忘前圣度,登临还忆上皇心。
万岁之山天半青,广寒宫殿倚空晴。
云生桧柏岩峦暝,日射蒲荷海水明。
白玉阑深仙仗隐,绿杨桥锁小舟横。
寒姿数片奇突兀,曾作秋江秋水骨。
先生应是厌风云,著向江边塞龙窟。
我来池上倾酒尊,半酣书破青烟痕。
粤西山水之窟宅,山妖水怪钟奇石。
巨灵戏擘真宰惜,野火不断波不泐。
千仞壁立万铁积,往往犹带太古色。
东海携归怪状呈,髯苏当日最留情。
灵通说法头应点,峭合论文势不平。
思黯品题宜列甲,元章参拜定呼兄。
凡物以怪见憎嫉,尔独何为人采拂。
巉顽累叠百千状,人兽鬼魅相仿佛。
裸蛮面缚夷吾囚,日剥风皴子胥骨。
当年饯腊有秋茶,添却庭梅点岁华。
争喜小儿仍爱客,只嫌老子不归家。
池塘无梦伤春草,门巷多时厌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