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梦笔桥东夜系船,残灯耿耿不成眠。


千年未息灵胥怒,卷地潮声到枕边。

秋来湖阔渺无津,旋结渔舟作四邻。


满眼是诗渠不领,可怜虚作水云身。

娥江道上欲三更,垣屋参差闭月明。


倚柁赋诗无杰思,断肠分付棹歌声。

恰听残蝉禹寺门,又看新月石帆村。


后来复有龟堂老,千载犹应此意存。

七月湖中风露新,临流闲照白纶巾。


荷花折尽浑闲事,老却莼丝最恼人。

酒旆摇摇出竹篱,扁舟远赴野人期。


一天风雨晚来恶,落尽白莲浑不知。

城南天镜三百里,缭以重重翡翠屏。


最好长桥明月夜,寄船策蹇上兰亭。

鸡头累累如大珠,红草绿荷风味殊。


天与杨梅成二绝,吾乡独有异乡无。

小市易散无人行,茫茫湖桥惟月明。


老夫解酲不用酒,自有千顷菰蒲声。

谯门鼓角寺楼钟,一一风传到短篷。


唤得放翁残酒醒,锦囊诗草不教空。

河汉横斜斗柄低,啼鸦掠水未成栖。


怪生凄爽侵肌骨,船系秦皇酒瓮西。

横林渺渺夜生烟,野水茫茫远拍天。


菱唱一声惊梦断,始知身在钓鱼船。

红烛短时羌笛怨,清歌咽处蜀弦高。


万里分飞两行泪,满江寒雨正萧骚。

九色云中紫凤车,寻仙来到洞仙家。


飞轮回处无踪迹,唯有斑斑满地花。

千枝花里玉尘飞,阿母宫中见亦稀。


应共诸仙斗百草,独来偷得一枝归。

知有伤心写不成,小诗凄切作秋声。


晚晴尽许怜幽草,未契应难托后生。


且借馀明邻壁凿,敢违流俗别蹊行。

谁道原头春未回,柳梢黄软冻齐开。


争惊腊日峥嵘尽,忽问田翁乞野梅。

野岸北风归客愁,浮烟不动雨飕飕。


围成野色萦纡岸,点破湖光三四鸥。

风荡云容不成雪,柳偷春色放冲寒。


湖边艇子冲烟去,天畔青山隔雨看。

湖北风来吹晓钟,湖边渔客闭船篷。


波光不动天光阔,更在浮烟细雨中。

小艇渡行旅,往来终日操。


但令人利涉,宁复计劬劳。

粼粼溪底石,五色粲坚圆。


安得女娲手,鍊之将补天。

山色黛眉远,溪声玉佩珊。


溪山怜逐客,故为结清欢。

禁省繁华地,含芳自一时。


雪英开复落,红药植还移。


静想分今昔,频吟叹盛衰。

醉卧嵩云得句豪,岂知平地有风涛。


应嗤病骥盐车重,终日长鸣只告劳。

五色金光鸾凤飞,三川墨妙巧相辉。


尊崇善祝今如此,共待曾玄捧翟衣。

行人未到雨潇潇,最苦酴醾叶尽飘。


风雨不遮春去路,障泥空滞马蹄骄。

常年穷腊无一白,盈尺冬来已屡书。
底事天公太手熟,又同春絮到阶除。
自昔为门婿,于今是邑尊。
秋毫无假借,情话与谁论。
前辈终身知学植,今人得意讳师门。
如新几帖英公字,可但吾家礼数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