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玉雪王公子,归鞯向竹西。
水清淮白上,天阔海青低。
琼树春前发,乌丝醉后题。
千里隔烟波,孤舟宿何处?
遥思耿不眠,淮南夜风雨。
迢递古扬州,重来异昔游。
春风吹酒幔,日暮上歌楼。
梦觉翻疑雨,愁多不待秋。
十里珠帘卖酒旗,一时都逐火云飞。
伤心欲问前朝事,白发淮人即渐稀。
小年曾入镇南家,回首西风白日斜。
独抱胡琴理胡曲,白菱飞上野菱花。
隋家杨柳古扬州,杨叶无多野水流。
莫说小红楼畔路,琼花观里少人游。
芜城草色绿迢迢,胜国繁华寄寂寥。
红药无人开锦幄,玉楼何处教鸾箫。
荒祠古木雷塘路,细雨平莎扬子桥。
往年歌管不曾闲,遮莫商船到北湾。
今日樵儿吹野曲,犹传一曲汉东山。
千载才名擅祝鸠,官迁三品沐恩优。
还乡正好怀题柱,煮海功成不借筹。
东鲁雪馀寒色重,南淮春近曙光浮。
暖风动地群芳悦,十里香畦怒苞决。
蒸云炙日不胜春,坐见檀心一夜发。
绿叶枝疏翠箔搴,天香国色各争妍。
城门疏柳噪寒鸦,柳外青旗是酒家。
无复春风旧桃李,行人不必问琼花。
老翁能说太平年,曾见江南进士船。
打鼓挂帆扬子岸,人人尽道是登仙。
扬州城下是官河,春雨春风自绿波。
欲问繁华旧时事,太平遗老已无多。
远水疏星影动摇,西风落木景萧条。
伤心一片船头月,犹照扬州廿四桥。
历历秋山满眼清,维扬千里羡孤征。
野行觅句随流水,旅宿安禅对月明。
驿路菊黄霜渐冷,长江枫落雁初横。
纯皇郅治深宫闲,羽陵蠹简高于山。
飞仙卷幔帐殿启,衮衣步坐开天颜。
亲御丹毫加点勘,漏箭将终月西暗。
【其一】
竹西路径水边楼,邗上春波翠碧流。
二月东风吹不断,梅花如雪到扬州。
【其二】
日丽朱扉金兽镮,华严经出义熙闲。
古维扬。
天生佳丽名邦。
芳树里、绣帘斜卷,红楼十里相望。
隋苑荒凉,蜀冈逶逦,引入几点疏钟。
透堂前好景,醉翁后、谁为种柳,眼边空阔,狂杀西风。
是何村老树霜凋,忽堕轻红。
老柳梳烟,寒芦载雪,江城物候秋深。
怨金河叫雁,断续和疏砧。
记前度、邗沟系缆,征衫又破,愁到如今。
朵云收。
报远书、旋写旋休。
梦影半残,落木萧萧成秋。
海上繁华,江南佳丽,东风一夜愁生。
看劫灰到处,尽化作芜城。
忆当日、春光满眼,红酣翠软,歌舞承平。
荒翠沈山,乱芜连苑,梦边处处斜阳。
记斑骓别后,早瘦了垂杨。
念身世、危阑易倦,过江吟鬓,新染吴霜。
白岳移文,黄山招隐,问君何不归哉。
便石床丹灶,尽冷落苍苔。
忆昔日、轩辕铸鼎,容成采药,剩有高台。
曾将妆阁作诗坛,每日联吟到夜阑。
十二年前题壁句,一时和泪拂尘看。
维舟重到绿杨城,门巷萧条转眼更。
邻妪相逢应识我,隔墙曾听读书声。
人穿鱼蟹市,路入斗牛天。
云水家千里,江山月一船。
离却京华,到这里、二千八百。
穷醋大、齐齐整整,岂无贷揭。
随地平章花与柳,为天评品风和月。
可堪春恨似悲秋,把酒驱愁转益愁。
飞尽柳花怜逐客,始知春色到汀洲。
似与风光殿后尘,亭亭红艳远看人。
既能障下嫣然笑,移取雷塘十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