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与子相逢俱少年,东吴城郭酒如川。


如今白发知多少,风雨扬州共被眠。

过垂杨春城。
罥游丝一缕,偷倚红情。
记得开帘收燕,隔花调莺。

维舟听惯松江雨,离琴更亲良友。
去住两伤心,指垂垂烟柳。
青山无恙否。

雪净梅根土。
被琼箫、暗将残寒,一丝吹去。
碎剪东风为花瓣,分散春心几许。

马头津口足风波,岁晏遥乘一传过。


南渡客来多汉语,下江船去半吴歌。


芜城总入新编户,瓜步斜连古漕河。

家具一车轻,囊书与短檠。


吏多难别意,人有去官情。


帆影江沉寺,箫声月到城。

家贫不自给,求禄为荒年。


调补无高位,卑栖屈此贤。


江山欲霜雪,吴楚接风烟。

谏垣初北上,奉使且东还。


冠冕留仙宴,江山慰客颜。


节停淮海曲,槎到斗牛间。

远忆淮南后土祠,君归今已发琼枝。


好寻月下吹箫处,犹及花前把酒时。


锦瑟金钱馀旧伴,乌丝红袖有新诗。

始得平安信,浑纾怅望心。


争看尺素字,绝胜万黄金。


危甚初秋警,几于平陆沈。

一别长安后,晨征便信鸡。


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


绿树丛垓下,青芜阔楚西。

扬州风物故依然,梦想他时楚水边。


乞与灵根归自种,梢头茧栗看新年。

却讶秋还在,萧条满目非。


江山千骑暗,城郭一人归。


见子南冠泪,犹惊楚客衣。

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
几特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


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

江都王气逐浮沤,旧说维扬第一州。


银烛夜攒喧凤吹,金鞍晓织卫龙舟。


绿芜城上军声合,红药阶前客泪收。

重到扬州十载馀,画桥雨过月模糊。


后皇庙里花何在,炀帝堤边柳亦枯。


陂麦青青嘶乱马,城芜冉冉落群乌。

广陵西上路悠悠,此日怜君赋远游。


吴岳晓钟迷远骑,楚天凉雨到孤舟。


琼花观里春何在,炀帝宫前叶渐秋。

晚来碧海风沉,满楼明月留人住。
璚花香外,玉笙初响,修眉如妒。
十二阑干,等闲隔断,人间风雨。

子之来兮东之舟,暮不至兮谁牵以留。
子之去兮西之马,朝何亟兮不秣而驾。


驾胡适兮徂扬,扬之郊兮泮之央。

十年三换蓬莱绿,依然此翁无恙。
翠羽巢烟,红蝉蜕叶,劫外箨龙新长。
仙方定讲。

梦冷瑶华,花凝绛阙,素娥秋思多少。
暮合纤云吹,占谢郎悽抱。
掩空弦、怨鹤飞回,耿残漏、夜乌啼觉。

晚潮收。
叹隋宫、花月都休。
寒雨芜城,绿杨三月如秋。

昔钓城下水,今来十八年。


居人几能在,里巷独依然。


手种成乔木,躬耕有废田。

半夜暖风吹朔雪,东城南陌晓来春。


郊光野气望不极,柳意梅香愁向人。

淮南旧有于遮舞,隋俗今传水调声。


白雪阳春长寡和,著书愁绝郢中生。

冠盖如云笑别时,亦知陈迹易伤悲。


归来未似钟山醉,零落多于邺下诗。


人事可怜驹过隙,秋风几许鬓成丝。

朱轓垂丝旒,千里下扬州。


本郡荣何甚,治中望最优。


高人孙绰贵,节妇孟光尤。

瓜洲堰埭阻行桡,更等江头后信潮。


独背残灯数归路,风传寒柝夜迢迢。

广陵寒食天,无雾复无烟。


暖日凝花柳,春风散管弦。


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

故园偏接近,霅水洞庭边。


归去知何日,相逢各长年。


山川南北路,风雪别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