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小雨分山,断云镂日,丹青难状清晓。
柳眼窥晴,梅妆迎暖,林外幽禽啼早。
烟径润如酥,正浓淡遥看堤草。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


墙头红杏暗如倾。


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

昨日探春消息,湖上绿波平。
无奈绕堤芳草,还向旧痕生。


有酒且醉瑶觥。

衰草愁烟,乱鸦送日,风沙回旋平野。
拂雪金鞭,欺寒茸帽,还记章台走马。
谁念漂零久,漫赢得幽怀难写。

百舌解啼泥滑滑,忽成风雨落花天。


城南一段春如锦,唤取诗人到酒边。

雨馀禽语催天晓,月上梨花放夜阑。


莫听游人待妍暖,十分倾酒对春寒。

玉窗蝇字记春寒,满茸丝红处。
画翠鸳、双展金蜩翅。
未抵我、愁红腻。

五日才能一日来,眼生方觉有春回。


向来日日频来探,只道园花不肯开。

和风咋夜报窗前,道东君来也。
洒繁枝、翠羽黄金屑。
又喜是、春回节。

寒浦藏烟,小桥堆絮,人与花分清淡。
竹压低梢,松培老干,簌簌琼英霏霰。
才试着花气,早望见、朱栏一半。

九十韶光,清明过了,一年春色将尽。
雨洒芳田,烟霏深院,偏是轻阴惹困。
燕子来时候,已辜负、几番花信。

风惜残红,雨培新绿,又是一番天气。
浅草鸣蛙,浮萍聚鸭,各有十分生意。
谁道春归了,看满眼芳菲如此。

银浦流云,绿房迎晓,一抹墙腰月淡。
暖玉生烟,悬冰解冻,碎滴瑶阶如霰。
才放些晴意,早瘦了、梅花一半。

列屋烘炉,深门响竹,催残客里时序。
投老情怀,薄游滋味,消得几多凄楚。
听雁听风雨,更听过、数声柔橹。

草色依稀绿,花稍隐约红。


一般难道说,如醉在心中。

莫嫌微雪压梅芽,已有归鸿泊浦沙。


天上诏来难久驻,直须早看洛阳花。

繁霙回夜色,凌乱落春云。


虚幌寒相袭,华堂静不闻。


玉卮深可敌,银烛近微分。

洞天几阵清清雨。
遥指琼林堪睹。
一条玉杖,随行探得,性内金莲吐。

柳萼蒙茸待放绵,樱桃新叶大如钱。


深春冷落花残后,寒食朦胧月淡天。


独坐每将诗作伴,遣愁安得酒如泉。

出城但怪风光老,草色苍茫柳色深。


烟树远浮春缥缈,风光不动日阴沉。


芳郊未厌萦纡入,美酒何妨取次斟。

青春来几时,腊雪消未已。


苍茫陈根中,新绿已映趾。


高风变冰霜,和气从此始。

啾啾冻草群飞雀,袅袅高林独啸猿。


忽忆淮南春意动,早梅池馆断鸿天。

句芒一夜长精神,腊后风头已见春。


烟柳半眠藏利脸,雪梅含笑绽香唇。


渐因闲暇思量酒,必怨颠狂泥摸人。

美醪奇馔,信任恣饮,丰餐最好。
醉经饱德,唯歌自舞,喜乐论道。


频频拈弄灵芝草。

兀然真性,杳杳默默,无微无大。
一团莹宝,光明围绕,五彩同随那。


逍遥自在堪经过。

清江平淡,暗香潇洒,满林风露。
渐枝上、也学杨花柳絮。
轻逐春归去。

楼头月满。
栏干风度,有人肠断。
为多情、役得神魂撩乱。

溪桥山路。
竹篱茅舍,凄凉风雨。
被摧残沮挫,精神依旧,无奈相思苦。

冰澌池面。
柳摇金线,春光无限。
问梅花底事,收香藏蕊,到此方舒展。

疏篱横出,绿枝斜露,笑盈盈地。
悄一似、初睹东邻女,有无限、风流意。


半开折得琼瑰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