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幽居厌见凡花草,红紫纷纷不复栽。


自斸苍苔换黄土,南山移得玉芝来。

棐几砚涵鸲鹆眼,古奁香斮鹧鸪斑。


绝知造物殷勤意,成就衰翁到死闲。

小醉微吟过一春,人间侬是最闲人。


龟毛拂子长三尺,拈起风光处处新。

一味疏慵养不才,饭蔬亦已罢衔杯。


衡茆终日人声绝,卧听芭蕉报雨来。

狂愚多苦口,幽远独甘心。


言路有馀责,权门无去音。


忘忧曾扣易,思古即援琴。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弦管声停笑语阗,清尊促坐小阑前。


已疑月避张灯夜,更似花输舞雪天。


玉蕊禁春如我瘦,银釭当夕为君圆。

雨外风非细,风中雪更飞。


夜声吹不尽,寒客卧相依。


一醉醒醒了,平生事事非。

高斋一远眺,西南见秋山。


景翳夕阴起,竹密幽禽还。


赏惬虑方融,理会心自闲。

蟋蟀乱秋草,故园风露深。


何因不归去,坐使百忧侵。

玉缕青葳蕤,结为芳树姿。


忽惊明月钩,钩出珊瑚枝。


灼灼不死花,蒙蒙长生丝。

眈静非谬为,本性实疏索。


斋中一就枕,不觉白日落。


低扉碍轩辔,寡德谢接诺。

三叠阳关不忍听。
七条弦上半离声。
浇愁且尽杯中物,日暮君归我进城。

尝观韩干马,人物亦如生。


君收四病骨,无肉只峥嵘。


二匹痒磨树,二匹纵其情。

柳线黄时雏燕乳。
为拣芹泥,掠尽廉纤雨。
今日风光刚百五,新晴斗煞新妆妩。

文章惭肮脏,谈舌罢隽永。


年来屏百事,但愿两耳静。


黄公安禅室,不觉在市井。

放逐江边长苦饮,壶浆尚敢较醇醨。


中都光禄多新酿,不解随人得一卮。

曾尝玉皇碧琳腴,不醉长安市上酤。


饮湿先生今已矣,啜醨留得与门徒。

观阁幽期胜,窗扉列岫连。


千岩状稽岭,一石记平泉。


迥□仙湖境,低围醉幕天。

山斋多快事,弹棋角杯斝。


卫水啮墙流,瓶中鬼帆泻。


鱼鹰窥笔床,溪花乱枰马。

休沐欣逢一日闲,拟邀禅客共登山。


两筇未许寻萝径,孤枕应须掩竹关。


历历远峰尘土外,萧萧深屋草莱间。

软红堆里十朱轮,此地何尝有一尘。


月亦怜君最孤绝,故来相伴作诗人。

秋蟾此夜一盘明,影落斋坛分外清。


想对风光无处说,夜深聊复以诗鸣。

宛宛黄金杯,虚器莫挹酒。


造化为鼓铸,赋色应西睺。


漙漙朝露浥,宛宛秋苞剖。

惯忍饥穷即圣贤,松心玉质未贞坚。


苦无知己庸何憾,断不逢人便乞怜。


龟鹤算高终老死,星辰位定有推迁。

谁欤载笔掌丝纶,雾雨何伤隐豹文。


绝望都俞参稷契,劣能损益记周殷。


蠹残书册犹堪觑,草没阶除尽不耘。

蚁溃金堤薄俗颓,圣门谁与嗣云来。


良难托讽追风雅,只可微辞纪定哀。


有志向能穿虎石,无疑今始悟蛇杯。

诗来似诉屈原醒,阿堵于公颇不庭。


白水真人从断绝,丹元童子尚神灵。


秋眠簟未捐桃竹,晚食齑应胜韭萍。

舞燕歌莺子所无,不无灯照短檠书。

酒来形影相酬酢,诗就烟霞共卷舒。

八极渺茫供傲睨,一襟空洞极恢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