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壶中春色饮中仙,骑鹤东来独惘然。


犹有赵、陈同李、郭,不妨同泛过湖船。

问我何心?


却构此、三楹茅屋。


可学得、海鸥无事,闲飞闲宿。


百感都随流水去,一身还被浮名束。

平生见流水,见此转留连。


况此朱门内,君家新引泉。


伊流决一带,洛石砌千拳。

旧径开桃李,新池凿凤皇。


只添丞相阁,不改午桥庄。


远处尘埃少,闲中日月长。

蔼蔼鼎门外,澄澄洛水湾。


堂皇临绿野,坐卧看青山。


位极却忘贵,功成欲爱闲。

北山松竹堪怡颜,千岩观前多好山。


谁云都无卓锥地,亦尚有此茅三间。


洞门无钥常不关,小径百曲苍龙盘。

般鼓钟声,尽为铿锵。

礼乐在平昌,诸生立射堂。


山形君子似,地脉圣人傍。


四兽风云合,三龟日月良。

密覆荒茅已数重,中开别户更相容。


苦无公事妨人乐,多有清闲借客慵。


南浦潮平分剩水,北山路近得青松。

官舍如何有草堂,野人熟处是难忘。


池开月映千山迥,槛静风生六月凉。


幽径也从穿别圃,小舟还似过横塘。

浅碧蘸鳞鳞。
照眼全无一点尘。
百草千花都过了,初新。

绝顶参差千嶂列,不知空水相浮。
下临湖海见三州。
落霞横暮景,为客小迟留。

手种千株桃李树,参差半已成阴。
主人何事马骎骎。
二年江海路,空负种花心。

为乐东平得再麾,别营层阁驻经帏。


溢囊秘简青皆汗,署榜宸毫白正飞。


樽喜客来衔酒数,画疑仙去启厨稀。

十室熙熙俗自恬,令君岂弟不多严。


簿书遣吏且堆案,风月撩人时到檐。


剩种幽花无限好,满倾春酒十分甜。

池中已具八功德,浴处还敷七净华。


妙体本来尘不染,何妨痒处与抓爬。

汤泉海涌气云蒸,垢去心安身倍轻。


谁道圆通非外护,却因妙触得宣明。

湛然定水满新池,试浴金毛狮子儿。


普愿众生尽无垢,此身何惜汗成泥。

鼠牙雀角穿垣屋,墨绶铜章愧吏民。


制锦可无容膝地,戴星亲作执柯人。


奋飞翚雉檐双翼,积叠鱼龙瓦万鳞。

城居市远同村僻,堂构春成属燕忙。


星槛夜凭斜北斗,日窗朝坐影扶桑。


问奇颇类扬雄宅,醒酒真轻李相庄。

百尺空中天眼阔,三更月底梦诗成。


安排枕几还公睡,已有阑干信客凭。


乡里过从卢行者,海山或遇羡门生。

脚底江山不浪开,小楼占此是天裁。


光流南极窗前枕,春满东溟掌里杯。


碧玉久亡今复见,白云朝出暮还来。

三百栏干照画樯,澄波如黛压飞梁。


天浮乌鹊长河畔,地接鼋鼍大海傍。


游女东西矜拾翠,行人南北罢褰裳。

夹岸津亭架彩斿,艨艟不断大堤头。


长虹尽压双溪浪,画鹢横分万里流。


几处尊罍浮白坐,谁家环佩踏青游。

川接烝湘会,城临栋宇开。


武侯今寂寞,公为扫莓苔。


世远怀龙卧,江春识雁回。

倚棹江天豁,移尊草阁幽。


到窗分岳翠,当槛泻烝流。


春至花经眼,秋深月满楼。

无端世路绕羊肠,偶以疏慵得自藏。


种竹旋添驯鹤径,买山聊起读书堂。


开窗古木萧萧籁,隐几寒花寂寂香。

种树乘阴辟沼渔,数椽聊此卜幽居。


诸峰稍识岚霏外,三径新锄灌莽馀。


穷巷颇回高士辙,藜床时读古人书。

素匪廊庙器,林栖心所怡。


雪蹊爱竹柏,云疃结茅茨。


牵萝几晨夕,休工及春时。

暗引新泉出密林,泠泠岩窦有清音。


浪翻瀑布鸣寒上,月泛流杯涌碎金。


竹径宛如通洛浦,兰亭何必在山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