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头陀悬万仞,远眺望华峰。


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


烟岚随遍览,踏屐走双龙。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


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


岩头金佛国,树杪谪仙家。

旧识仙源路未差,也从谷口问桃花。


屡攀绝栈经残雪,几度清溪踏月华。


虎穴相邻多异境,鸟飞不到有僧家。

瀑流悬绝壁,峰月上寒空。


鸟鸣苍涧底,僧住白云中。

拔地千峰起,芙蓉插晓寒。


当年看不足,今日复来看。

人迹不到地,茆茨亦数间。


借问此何处?


云是九华山。

游兴殊未尽,尘寰不可留。


山青只依旧,白尽世间头。

静夜闻林雨,山灵似欲留。


只愁梯石滑,不得到峰头。

坐望九华碧,浮云生晓寒。


山灵应秘惜,不许俗人看。

老僧岩下屋,绕屋皆松竹。


朝闻春鸟啼,夜伴岩虎宿。

黄金不布地,倾沙泻流泉。


潭净长开镜,池分或铸莲。


兴云为大雨,济世作丰年。

人人尽道事空王,心里忙于市井忙。


惟有马当山上客,死门生路两相忘。

老住西峰第几层,为师回首忆南能。


有缘有相应非佛,无我无人始是僧。


烂椹作袍名复利,铄金为讲爱兼憎。

百千万亿偈,共他勿交涉。


所以那老人,密传与迦叶。


吾师得此法,不论劫不劫。

石霜既顺世,吾师亦不住。


杉桂有猩猩,糠秕无句句。


土肥多孟蕨,道老如婴孺。

常思将道者,高论地炉傍。


迂谈无世味,夜深山木僵。


下山遭离乱,多病惟深藏。

自昔寻师日,颠峰绝顶头。


虽闻不相似,特地使人愁。


庭树雪摧残,上有白猕猴。

造化太茫茫,端居紫石房。


心遗无句句,顶处有霜霜。


白鹿眠枯叶,清泉洒毳囊。

一事不经营,孤峰长老情。


惟餐橡子饼,爱说道君兄。


池藕香狸掘,山神白日行。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愚人修福不修道,谓言修福而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若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元在。

无相中间真相在,有期前路是真期。


有无并作中霄梦,似到羲黄穆穆时。

井分泉脉透巉岩,谁道飞流是假山。
水鸟树林皆作供,可怜居士只偷闲。
欲归停驭重徘徊,破费林间雪一杯。
留取半山看未了,火云时节约重来。
亭桥两面看芙蕖,静数波间小队鱼。
碧幛弯环遮去路,净天终待此同居。
支径坡陀竹最多,箨龙才起更成窠。
穿岚触翠坳塘出,一片香来得嫩荷。
老僧分袂倏三年,犹记芳池跃翠泉。
新叠两山都未识,北堂引看更东偏。
南山好处刘家寺,门里松篁一径冲。
自有禽声喜迎客,不须知事更鸣钟。
岭度慈云境累凉,前看湖面后看江。
诗魔半饷难调伏,除是休来却易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