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岁首未入春,风气已稍和。


我睡意慵起,如此鸣禽何。


驾言之东园,落梅亦已多。

千万重山见复遮,两三点雨直还斜。


行穿锦巷入雪巷,看尽桃花到李花。

去岁春时政病身,对花不饮被花嗔。


如今急报千花道,还我前来未足春。

醉来忽堕锦网窝,无奈桃围李绕何。


八角小亭无处坐,见花多处背花多。

几年回首梦云关,此日重来两鬓斑。


点检梁间新岁月,招呼台上旧溪山。


三生漫说终无据,万法由来本自闲。

椒盘宿酒未全醒,扰扰金鞍逐画軿。


麦雨一犁随处绿,柳烟千缕几时青。


客愁旧岁连新岁,归路长亭间短亭。

去岁秋霖麦下迟,腊残一雪润无泥。


相将饱吃滹沱饭,来听林间快活啼。

云多不记山深浅,人行半天岩壑。
旷野飞声,虚空倒影,松挂危峰疑落。
流泉喷薄。

剥剥禽敲竹,薰薰日照花。


耳中无俗听,眼底有闲夸。


迸笋过幽草,吹香到别家。

郊原物老莽然中,寓兴驱车向国东。


夹道名园迷屈曲,压枝秋实乱青红。


寒畦覆绿将收菜,野蝶双飞尚绕丛。

寄语玄都观里花,饶君繁丽夺朝霞。


刘郎想到长安日,葵麦风前一叹嗟。

日惨东风正怒号,小园寂寂闭蓬蒿。


可能春色如人事,独发玄都观里桃。

故国无心度海潮,老禅方丈倚中条。


夜深雨绝松堂静,一点飞萤照寂寥。

今日东园会,能为野客期。


乾坤一南北,花木几兴衰。


亭馆经行地,欧苏无恙时。

独坐绿阴下,追思秋日春。


眠蚕方放大,早麦欲尝新。


岂意贼生贼,忍闻人食人。

在屈龙从蠖,乘伸鹄为凤。


言念子渊材,无惭部史贡。


讲德既有述,得贤能无颂。

三庚到秋伏,偶来松槛立。


热少清风多,开门放山入。

身闲赢得出,天气渐暄和。


蜀马登山稳,南朝古寺多。


早花微弄色,新酒欲生波。

闲看秋水心无事,卧对寒松手自栽。


庐岳高僧留偈别,茅山道士寄书来。


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东风已扫九衢埃,何事飙轮去复回。


秋信蘋洲凉渐迫,人家蓬户昼难开。


低田受水祥禾偃,乱石飞空巨木摧。

岩岩古潮阳,有山峙其东。


下为信国祠,额榜曰大忠。


丹青半剥落,冠笏犹清雄。

公生端平间,厥岁曰丙申。


谁云火德衰,魁杓指朱鹑。


郁郁富田乡,紫云气氲氤。

庭蕉实方黄,荔子丹离离。


撷之用荐馨,薄寄千秋思。


有明萧黄门,实肇为斯祠。

公诗纪生日,实始山中作。
客聂、谢、朱、萧,唱酬夕飞爵。


筑堂面大江,文笔峰崿崿。

公生阅己亥,逮今十有二。


公甫四龄时,头角已顿异。


屠维大渊献,于时岁方次。

白首春风独种瓜,故人常恨隔天涯。


今游莫惮骝行远,十里柴门有杏花。

郊园秋晚只风林,冠盖群游是盍簪。


枫叶近尊朝映日,菊丛淹坐暮横阴。


烟霞故引旌旗色,鸟雀应疑箫笛吟。

雨中无复故人居,寂寞闭门三日馀。


郤信袁安似有道,未知原宪定何如。


浮云极目无由卷,积藓侵阶不易除。

松楸一见一伤心,亭院凄凉惨树阴。


记得先君旧题壁,水光山色恨难禁。

杳杳柴桑路,东篱对夕阳。


断虹初霁雨,新雁欲迎霜。


黄菊秋香老,乌纱雪鬓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