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有径金沙软,无人碧草芳。


野畦连蛱蝶,江槛俯鸳鸯。


日晚烟花乱,风生锦绣香。

山豁何时断,江平不肯流。


稍知花改岸,始验鸟随舟。


结束多红粉,欢娱恨白头。

儿童随笑放翁狂,又向湖边上野航。

鱼市人家满斜日,菊花天气近新霜。

重重红树秋山晚,猎猎青帘社酒香。

病起重来理钓丝,扁舟迨及素秋时。


旧交犹有青山在,幽趣唯应白鸟知。


冉冉年光行老矣,茫茫世路欲何之。

桑落可酿酒,草枯可呼鹰。


平生当此时,意气十倍增。


即今境界别,千钱买短篷。

沟塍绕湖干,琐细分顷段。


湖洄晚渔集,山静村樵散。


冲风偃萑菼,猎猎如卷幔。

翠微路窄,醉晚风、凭谁为整敧冠。
霜饱花腴,烛消人瘦,秋光作也都难。
病怀强宽。

饭后茶前困思生,水宽风稳信篙撑。


不知浪打船头响,听作凌波解佩声。

一川新涨熨秋光,挂起篷窗受晚凉。


杨柳无穷蝉不断,好风将梦过横塘。

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绉浅蓝。


行入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

青舸锦帆开,浮天接上台。


晚莺和玉笛,春浪动金罍。


舟楫方朝海,鲸鲵自曝腮。

眉洲屿隔雪涛中,闻此山川仿佛同。


但是至人游息地,邦人处处作离宫。

本朝耆旧数吾宗,老监轩昂洛社中。


后五百年人定说,过江复有戴花翁。

稚子呼牛妇馌耕,早秧水足麦风清。


老农喜极还垂涕,白首安知再太平。

溪北溪南一雨通,山村佳处便掀篷。


老身不怕无安处,著在渔翁保社中。

弟兄玉映更珠联,岂减玄晖与惠连。


却笑汉人无具眼,羡它李郭作神仙。

桥低水涨过船难,旋拆船篷复旋安。


未免屈蟠篷底坐,谁教君爱切云冠。

向来平勃颇相知,使粤归来岁月移。


只以一篙为导从,亦无剑马可相随。

退之岁晚南溪上,把钓联诗得几回。


便与乌衣群从约,及身强健更频来。

少游款段何从借,伯厚鸡栖未易求。


看取后村翁简径,百钱聊税一渔舟。

虽沉璧马计安施,倏忽桑田变渺弥。


说与神通君看取,潮头不到艮山祠。

繁华两佳节,邂逅适同时。


雅俗共为乐,风光如有期。


晓烟新里巷,春服满津涯。

浅蒲垂蔓两厓深,闲刺烟篙到碧浔。


会待乘春留禊帖,茂林修竹似山阴。

云暗还开,雨疏才歇,急水新涨潺潺。
竹篙轻快,随意度平滩。
树里几家村舍,壶觞暖、笑语阑姗。

伏枕移船秋色来,秋山空抱碧崔嵬。


乾坤总负登高意,风雨难私济胜才。


谁遣紫萸供独笑,只应黄菊背人开。

秋暑殊未已,泛舟成胜游。


日斜云影乱,风迥水光浮。


鹭起暮山碧,蝉吟高木幽。

小雨破残暑,移舟佳致多。


烟岚远增翠,云水暮相和。


散绮霞依日,摇金月委波。

素艳拥行舟,清香覆碧流。


远烟分的的,轻浪泛悠悠。


雨歇平湖满,风凉运渎秋。

兰舟宛转浪纹平,一棹容与荡晚晴。


上苑春深芳草绿,西山落照远峰明。


长空鸦返千林暝,绝塞鸿归万里情。

殿阁风生波面凉,溯洄徐泛芰荷香。


柳阴深处停桡看,无数纤鯈戏碧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