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春花春月年年客。


怜春又怕春离别。


只为晓风愁。

一声画角日西曛。
催促掩朱门。
不堪更倚危阑,肠断已消魂。

今朝休日仍无客,茶罢西窗卧解衣。


白发已侵残梦境,绿苔应满旧渔矶。


桃源鸡犬尘凡隔,杜曲桑麻梦想归。

万里东来双鲤鱼,衰翁悲喜得儿书。


闻过岘首已冬至,想到匡庐将岁除。


辛苦山行穿雪履,凄凉旅饭嚼冰蔬。

吴蜀相望万里程,征鞍忽报近湓城。


角巾已入三更梦,老眼先增十倍明。


告至遍为亲旧问,劳还深愧里闾情。

赤墀高阁自从容,玉女窗扉报曙钟。


日丽九门青锁闼,雨晴双阙翠微峰。


毫端蕙露滋仙草,琴上薰风入禁松。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宫阙初晴气象饶,宝车攒毂会东朝。


重轮庆自离明发,内壤阴随解泽消。


赐篚外廷纷锦绣,燕庖中禁续薪樵。

日西阶影转梧桐,帘卷青山簟半空。


金鸭火销沈水冷,悠悠残梦鸟声中。

新火飞烟上柳梢,天供好景助诗豪。


江湖一处逢嘉月,溟海同时得巨鳌。


白水更随春雨长,青云不及画楼高。

一夜珠帘不下钩,彻明随雪上西楼。


瑶池万顷昆仑近,玉垒千峰滴博收。


已报春回南亩润,从教寒勒北枝愁。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


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


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

池上映秋光,登临爱夕阳。


镜中蒲柳色,衣上芰荷香。


听雨初留屐,当风一据床。

对花常欲留春,恨春故遣花飞早。
晓来雨过,绿阴新处,几番芳草。
一片飘时,已知消减,满庭谁扫。

十日西行过永济,时时细雨湿衫衣。


多情会得山神意,犹恐行人欠翠微。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初过三伏暑初归,风景谁知遽惨悽。


短日旅愁消美酒,五更乡梦托晨鸡。


江天水冷鱼龙蛰,野泽风多鸿雁稀。

晚襟清旷属层楼,摇落乾坤共作秋。


正为中山存阙意,得无平子侧知愁。

乍三清鹤降,万里云收,昊天空翠。
玉磬琅琅,动乾坤声锐。
尽日修斋,虚堂设醮,庆大仙恩惠。

清时天上诏书稀,曲水从游许布衣。


插羽满浮寒食酒,倚栏同忆故山薇。


碧桃绕观春风静,柔櫓摇汀夕照微。

丙申上巳七日后,一主二宾夫岂偶。


遣车却骑钱塘门,主人满船富殽酒。


别唤轻船载仆从,大船品字著三友。

尽道西湖久寂寥,红栏干落但空桥。


细思未有苏堤日,且把闲愁著酒浇。

苏公堤畔水如天,又见侵疆筑葑田。


遥望横斜似棋局,飞乌翘鹭自争先。

六桥箫鼓日喧天,谁料年来渐索然。


兴废荣枯都不识,一家活计一渔船。

相逢剑客曳长巾,曾道西湖看尽人。


石屋雨来春树暗,人琴两已作埃尘。

业已通名敢退无,小为性命忍须臾。


十年朝士知何限,不许游湖许见湖。

千山斫入亚夫营,佳墅名园怕近城。

赖是白公资佛力,小留苍翠作秋声。

一犁酥润万牛耕,饭碗人间系死生。


公子楼头赏春雨,杏花树上听新莺。

容堂何地可容人,一语忠规坐杀身。


母死明年尔亦死,盗名犹谓再庚申。

炎炎赫赫忽荒寒,败瓦颓墙百顷宽。


谁识旧朝大丞相,手携红妓倚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