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豪杰说中州。
及此见题多景楼。
曹石当年徒浪耳,悠悠。

一合乾坤气脉连,蜜甜本不拣中边。


几千万劫本同此,百八十年何间然。


北固英雄前去古,中原文献后来贤。

老了英雄费了吟,鹿儿化马不消寻。


死生寿夭苍生命,治乱存亡上帝心。


嶓冢西来山叠叠,焦金东望海深深。

大地山河合九州,秋风吹起故乡愁。


洛山冉冉机云出,汉水潇潇巡远羞。


东望海连甘露寺,北来诗满镇江楼。

瓮城高,盘径近。
十里笋舆稳。
欲驾还休,风雨苦无准。

北望中原惨莫烟,楼头风物故依然。


后人拍得阑干碎,往日轻教眼界偏。


水撼金焦声亦怒,云连楚泗势犹全。

黯黯江云结暮阴,江楼高处一登临。


山根乱雪来双橹,天外遥青出寸岑。


归去已惭陶令赋,醉中偏爱颖师琴。

江头又见新秋。
几多愁。
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铁瓮城边路,镫火望扬州。
大江襟带多景,尽揽起琼楼。
四顾湖山如画,三国英雄安在,杯酒笑曹刘。

背郭楼高瞰大荒,西风向夕洒衣裳。


层霄并擢三秋桂,满座初分万斛香。


山霭远浮连近壑,波光回合映方塘。

风月无边地,乾坤有此楼。


城随山北固,潮蹴海西流。


眼界宽三岛,胸襟隘九州。

北固峰高翠色浮,断崖千尺障东流。


谁言宇宙无多景,今见江山第一楼。


云气晓含檐箔雨,涛声夜落海门秋。

浪拍金鳌,春浮铁瓮,气清天朗如秋。
江皋无事,飞盖强追游。
万顷蒲萄光里,风樯共、塔影悠悠。
往时百仞山,丹楼丽朝日。
江天富佳致,收揽不遗一。
匆匆熙丰事,电往那可诘。
尽道人间占胜游,天将多景遗斯楼。
江山远顾穷千里,风月平分入两州。
日日高明疑后夜,年年潇洒觉先秋。
我行大江西,胜概数追逐。
南楼岳阳上,雄绝快心目。
今到西南第一楼,嗟哉馀子真碌碌。
万里飘萍,送江入海,过古润州。
正羁怀无奈,凭高纵览,蒙蒙烟雨,簇簇渔舟。
南北区分,江山形胜,忧愤令人扶上楼。
世称斯楼天下奇,雨馀振履此游适。
埋头旅舍气弗苏,一见端能洗湮郁。
连冈三面作襟袖,洪流千里在履舄。
新霁登多景,斯游亦快哉。
双尖浮殿塔,千堞裹楼台。
潋滟琉璃合,微茫图画开。
东坡沦没文委地,艺圃书林荒不治。
遗编禁锢学无师,木不从绳金失砺。
高楼远景尚崔嵬,妙琢雄词非骪骳。
假日此登临,凄凉北望心。
戍烽孤障杳,塔影一江深。
黠虏投鞭想,将军誓楫吟。
凭高望不极,多景复多愁。
落日随天转,空江入海流。
渔樵何处老,兵甲几时休。
黄鹤矶头风雨秋,中原一望使人愁。
东江风雨一斗酒,大地山河百尺楼。
群臣谁决和戎议,九庙犹衔误国羞。
独倚阑干久,凉风满客衣。
树从京口断,山到海门稀。
雁影横秋色,蝉声送夕晖。
高架城楼远市暄,满前风景似桃源。
斜阳语燕晴穿巷,流水浮鸥日到门。
四面青山都近屋,一林黄叶半依村。
一上高楼望眼醒,无边风景入诗扃。
水连天去萦回白,山过江来远近青。
秋草蝶飞全晋地,斜阳人语向吴亭。
江南江北景无穷,都入危楼一望中。
霸业荒凉天地老,山河盘踞古今雄。
丹阳雨至云连树,瓜步潮平浪拍空。
阑千百尺倚层霄,风景无端入望遥。
岛屿势从沧海断,楼台影落碧波摇。
青山绕寺自千载,芳草缘城锁六朝。
飞甍百尺拱瑶京,四望无端景象明。
霸业己知随逝水,山光犹自役吟情。
草分野色缘城去,风引潮声入座清。
襟带大江左,平望见三州。
凿空遗迹,千古奇胜米公楼。
太守中朝耆旧,别乘当今豪逸,人物眇应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