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许掾多情,清和佳节,连夕娇歌妙舞。
料得眉峰,碧到愁时都聚。
记昨宵、银瑟初停,又此夜、红牙再补。

灵均苗裔,羡十年学道,匡庐山下。
忽听帘泉豗冷瀑,豪气轶于生马。
亟跳三边,横穿九塞,开口谈王霸。

并辔出都门,葱茏日欲昕。


野寒馀宿雪,树闇湿春云。


未望郊宫近,先愁马首分。

恬然如一梦,分竹守长安。


去日冰犹壮,归时花未阑。


风光经目少,惠爱及民难。

望望孤城沧海边,好云深处是人烟。


鸟飞山静晴秋日,水阔人闲熟稻天。


旗影远摇沽酒市,棹歌归去隔村船。

惨惨岁云暮,寒日无停光。


况复阴晦多,景短重云长。


梳头坐清晓,朝饭熟黄粱。

今辰九月末,秋物能几许。


翩翩风中叶,卷卷自飞舞。


馀姿不复妍,日夜逐尘土。

清商初用事,力弱殊未完。


假此通夕雨,遂收祝融权。


平池旧深浅,亦复波浪翻。

恍恍日光薄,萧萧风叶吟。


今辰九月朔,秋物半侵寻。


赖有堂下菊,芬芳散浮金。

客行岁云暮,孤舟冲北风。


出门何萧条,惊沙吹走蓬。


北涉濉河水,南望宋王台。

休日不造请,出游贤友同。


城南上人者,宴坐花雨中。


金貌散香雾,宝铎韵天风。

欲携佳客燕高堂,园馆春风又作狂。


犹挟冰霜馀意气,未分桃李好风光。


青山无赖藏云岫,流水生波滟野塘。

桃李虽云过,林塘老景浓。


幽花冠晓露,高柳旆和风。


草木家家秀,沟壑处处通。

郁葱喜气抱天回,飞柱门深拂晓开。


树绿远随驰道出,尘清曾傍属车来。


雾中温洛浮仙牒,云表神嵩荐寿杯。

屦市喧卑极,家林改筑初。


藩倾犹置笔,楹破尚逢书。


径草临江府,园畦洛涘居。

喜雪静氛埃,繁云即日回。


清光动冠剑,馀素著楼台。


树杂琼枝竦,途平玉辙开。

脉脉柔情不自持。
浅颦轻笑百般宜。
尊前唱歇黄金缕,一点春愁入翠眉。

旧官休念直承明,就养虽能系宦情。


蓝绶昔年为短簿,彩衣今日是专城。


妓人半在登楼看,亲老初来满郡迎。

西接蓝田东武关,有唐名郡数商颜。


二千石尽非吾道,一百年来负此山。


重叠晓岚新雨后,参差春雪夕阳间。

诏贰民曹出禁林,陈辞因得解朝簪。


臣材自信元难称,圣泽谁言尚未深。


远水江花秋艇去,长河宫树晓钟沉。

客身移宿浦云东,孤馆残灯与旧同。


夜静空江无落叶,雨声惊不似山中。

懒云窝,静看松影挂长萝,半间僧舍平分破,尘虑消磨。
听不厌隐士歌,梦不喜高轩过,聘不起东山卧。
疏慵在我,奔兢从他。

命驾皆千里,流觞复九回。


马嘶不出谷,鸟影屡横杯。


分水邻封客,双珠明月来。

吴王宫中半吴女,选入吴宫歌白苎。
姑苏台上看西施,羞得红妆不歌舞。


青丝笼髻云剪衣,玉垂双乳肤凝脂。

晓天晴日丽朱楼,残雪晶莹客舍幽。


寒柳江梅浑欲动,官军胡骑几时休。


颇无佳客堪同醉,当为衰翁作少留。

谢朓楼头烟树低,雨馀帘幕卷雌霓。


山从云外分千叠,水自天来落两溪。


南圃飞红香满砌,画桥春涨绿平堤。

我昔在田间,秋霖伤岁熟。


常忧床床雨,夜下东屯屋。


饭牛起晨耕,短蓑聊栉沐。

门前杨柳未藏鸦,溪上樱桃已着花。


午梦觉来闻好语,阿连有信欲还家。

风雨多年不对床,便当携被过溪堂。


曲肱但作吉祥卧,浇舌惟无般若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