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梅花寒雀不须摹,日影描窗作画图。


寒雀解飞花解舞,君看此画古今无。

玉宇暧微霄,瑶华擢秀翘。


贝宫浮藻景,鱼浪净兰桡。


佩冷汉皋橘,珠明河上萧。

好寒天。
正孤山冻合,谁唤觉、梅花梦,瘦影重传。
自簇桃笙兽炭,偎金斗、微熨芳笺。

绿遍池塘草。
更连宵、凄其风雨,万红都渺。
寡妇孤儿无穷泪,算有青山知道。

黄昏片月。
似碎阴满地,还更清绝。
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

黄昏片月,似满地碎阴,还更清绝。
枝北枝南,疑有疑无,几度背灯难折。
依稀倩女离魂处,缓步出、前村时节。

近水横斜。
先得月、玉树宛若笼纱。
散迹苔裀,墨晕净洗铅华。

琼妃卧月。
任素裳瘦损,罗带重结。
石径春寒,碧藓参差,相思曾步芳屧。

冰条木叶。
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
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容明灭。

银蟾光满,弄馀辉、冷浸江梅无力。
缓引柔条浮素蕊,横在闲窗虚壁。
染纸挥毫,粉涂墨晕,不似今端的。

香魂近远,却早离枝上,暗黏芳草。
为惜清姿全似水,幻作碧膏笼罩。
侧坠蜂须,半凋珠颗,非被冰霜恼。

玉颊寒肌强对人,今年清瘦不胜春。


相知只有窗前月,摹写春风水上身。

夜深随月上纱窗,妆点西湖处士房。


惊醒一床胡蝶梦,春风冷落淡无香。

寒蜂冻蝶谩惊猜,积案春风拨不开。


霜月满窗诗梦醒,更无一点暗香来。

白玉堂前绝世容,水晶帘薄透重重。


非仙非鬼树明灭,似梦似真花淡浓。

暮冬前。
正颠风断渡,谁递到,双鱼信,半幅红笺。
小展银钩妙楷,相思句、遥破愁颜。

踏月看梅不见花,只惊水底影横斜。


归来扫向冰绡扇,袖有西湖处士家。

竹外梅花耿玉颜,凛然冰句落霜纨。


莫将轻扇趋炎子,留作人间六月寒。

山斋不作师雄梦,那得佳人入户来。


四壁疏斜疑带月,一帘浮动已成埃。


未堪折赠谁当幻,更欲移踪独上台。

月下开门送一枝,满林珠玉不胜思。


休伤岁暮难为折,恼乱春愁是此时。


只有孤踪投客意,何曾香气惹人知。

冥冥何处认飞鸿,天地同云冷不风。


玉蕊瑶林应在望,儿童喜入笑声中。

疏枝冷蕊欲摇春,照水铺苔不碍尘。


莫遣移寒占窗月,窗中应有可怜人。

柴门相对月华新,月上梅梢绝点尘。


却是嫦娥工性巧,不须泓颖画全身。

每因月色见横斜,恍似林逋卧隔纱。


云去云来枝自湿,花多花少韵原赊。


百龄节序劳风雨,片刻阴晴即岁华。

窗月照梅花,梅影印窗纱。


乍恍临风动,谁知逐桂斜。


美人问镜立,暗忆寄瑶华。

澄澄寒碧映冰条,云母屏开见阿娇。


春色一枝流不去,雪痕千点浸难消。


临风倚槛云鬟湿,带月凌波玉佩摇。

残雪黏帘,瘦禽啼月,忍寒偏是黄昏。
一水溪桥,阿谁更倚重门。
淡妆缥缈无寻处,向吟边、细诉芳魂。

笼烟带月黄昏悄。
蘸墨知多少。
玉娥睡醒怕东风。

冷蕊疏疏密密,老枝怪怪奇奇。
孤高不得春力,雅淡惟应月知。
山空年岁晚,老气寒峥嵘。
耿耿霜月夜,相看直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