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淙淙万音落石颠,皎皎一派当檐前。


清风高吹鸾鹤唳,白日下照蛟龙涎。


浮云妆额自能卷,缺月琢钩相与县。

客从潭府渡河梁,籍甚传夸静照堂。


正苦穷年对尘土,坐令合眼梦湖湘。


市门晓日鱼虾白,邻舍秋风橘柚黄。

为一□□□,□说妙莲华。


清净法光明,透彻十二部。


我□□□□,□□□曾说。

平叔曾过魏秀才,何如老子致元台。


苍松翠竹青苔径,也不传呼宰相来。

冰雪相投处,风期一笑间。


只今张桂隐,绝慕郭青山。


功父双何远,相如了不关。

得句如得仙,悟笔如悟禅。
弹丸流转即轻举,龙蛇飞动真超然。


禅瑛乃醉,我顾惭道玄。

老矣杜陵客,草堂倚江干。


故人相幽筑,皇天悯生还。


君家付楚炬,结搆当时艰。

灵芝有良田,岁比万户侯。


平生不力耕,以德作锄耰。


不许仓箱丰,但知钵盂秋。

我来闽岭值春月,坐见园林花竞茁。


殷红枝上破燕脂,嫩白稍头开玉雪。


平生苦吟缘爱奇,对花岂忍都无诗。

穷冬溯荆江,风急波涛怒。


张君一叶舟,追逐任掀舞。


时从古岸边,颇得班荆语。

江北逢新雨,湘南忆旧游。


能来慰岑寂,恨不小迟留。


日月徒催老,巧名浪自愁。

向来屡著敬斋语,正恐多言意未明。


今日报君惟一句,工夫端的贵躬行。

聪明用处翻多暗,机巧萌时正自痴。


若识圣门持敬味,临深履薄更何之。

促轸危弦音最悲,伤心那得世人知。


由来入室升堂者,意在高山流水时。


与子径为竹林宴,到今长记角弓诗。

白夫广文杰,访我黄金台。


苦意协管律,雅颂釐清吹。


音乐缺已久,闻此喜且疑。

四海风光一片秋,刘郎家在海东头。


只今浮海乘桴去,尔合从予鲁仲由。

静华墨君天下奇,陵川仙人为赋之。


遗山野史夸慧女,万古春风蝴蝶词。


岂知此巧复绝代,夜月静拂天孙丝。

流水不还剡,落花终到鄞。


偶逢归峡客,乃是寄书人。


古刹藏山志,他生结愿因。

不须十万忆膏粱,有羡崔庄独遣荒。


独秀佳名今暗合,要三二别四壶方。

歙西有佳境,老翠薄青冥。
力受风霜饱,心知岁月经。
竹梅同晚节,蒲柳愧先零。
朝看云出岫,暮见云归山,禅心正与云相闲。
如何对此生意见,思亲不觉伤朱颜。
佛法无生亦无死,割爱先从二亲始。
众水同归一水东,行人常此叹途穷。
山腰远近过三舍,波面参差卧两虹。
刻石浪传修史笔,挥金谁续济川功。
衰老何萧索,亲朋半别离。
未终梅室语,已赋竹堂诗。
恶况吾方剧,来书子勿迟。
诗画精神二美全,满堂风雨起云烟。
更怜仿佛五湖口,欲学鸱夷放钓船。
吴下衣冠集胜游,扁舟游遍五湖秋。
未能执笔陪联句,懒得逢人说运筹。
绿野文章传在洛,赤松心事弃封留。
汉家金铜铸马式,求马相比不失一。
塞上将军得一匹,骕骦如龙高八尺。
日斜骑出阴山道,猎猎霜风鸣浅草。
晴川迟日明花柳,酒帘乐器村村有。
承平官府劝农来,竹马齐迎贤太守。
自从太守到南徐,春衣有帛食有鱼。
东瀛春水绿,极目飞鸿多。
欲访骑鲸客,空中闻啸歌。
梅花装束好,披云或来过。
有人抱幽真,偏适林野趣。
要之等喧寂,乃是安心处。
汉人一经训,籯金云不如。
君家遗经意,不与汉人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