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指涂跻楚望,策马傍荆岑。


稍稍松篁入,泠泠涧谷深。


观奇逐幽映,历险忘岖嵚。

日入不遑息,驱车更之东。


回蹊出蒙密,解袂迎长风。


风从何许来,历历江南钟。

我爱龙泉寺,寺僧颇疏野。


尽日坐井栏,有时卧松下。


一夕别山云,三年走车马。

当时植珍木,岂是昧前规。


废宅长春草,故山存旧碑。


已嗟良璧毁,安识古松姿。

欲息人天籁,都沉车马音。


风铃呶忽语,午塔闲无阴。


久坐槛生暖,忘言意转深。

却说孙权求计于吕蒙。
蒙曰:“吾料关某兵少,必不从大路而逃,麦城正北有险峻小路,必从此路而去。
可令朱然引精兵五千,伏于麦城之北二十里;彼军至,不可与敌,只可随后掩杀。

峡口千峰紫翠招,维舟且复上烟霄。


山无旦暮含江雨,泉有雌雄应海潮。


四座花飞争上酒,中流松卧忽成桥。

御园修竹传名久,嫩筱抽梢早出墙。


雨涤微尘新浥翠,风穿密叶澹闻香。


低侵幽涧波添绿,静幂虚窗影送凉。

薄暮鸣蝉歇,松涛响曲廊。


清阴生殿阁,霁色映林塘。


皎洁银河近,迢遥玉漏长。

绿野熏风至,夜来春已过。


扑衣飘落絮,贴水出新荷。


浪暖鱼吹沫,泥香燕作窠。

北战南征兵未休,我师高卧只林丘。


苍生尚系裴公望,白发宁忘范老忧。


江上弋人徒慕雁,海边渔父不惊鸥。

德业台衡望,精神光岳灵。


汉储怀羽翼,周士服仪刑。


绂舄登三省,皋比拥六经。

馆阁三朝旧,江湖万里长。


北山高硉矹,南斗极光芒。


皓首归难挽,苍生意未忘。

长虹落天帔,万丈截群岭。


蟠身下深谷,俯首饮古井。


居人莫之指,况复敢引领。

东城兀高峰,爽气浮翠微。


霞光射岩壁,中有寒泉飞。


上方金仙家,煌煌启双扉。

残衫剩帻,悄不成游计。
满马西风背城起。
念沧江一卧,白发重来,浑未信、禾黍离离如此。

名节寻名山,四美兼二难。


不知循去步,已历翠微间。


独立在物表,高视乎尘寰。

甘泉合是吾家山,吾都吾号姓亦然。
夜气凭空滴沆瀣,天鸡一叫非人寰。


自从山上流涓滴,直至南海浩连天。

甘泉之山何处山,山岳中脉来蜿蜒。


淮海维扬作方镇,左右江湖中气尽。


孕奇产秀多哲人,三品瑶琨不足珍。

泉山一方高,其高能几何。


不能千尺耳,罗浮之丘阿。


罗浮自海岸,万丈突巍峨。

晓下甘泉山,暮宿山下院。


诸贤翕然臻,杏树坛边苑。


超然得予情,楼高原底平。

是山皆我乐,何必吾家山。


此山非我有,胡乃名甘泉。


而我有行窝,适在泉山前。

九日泉山登翠微,三茅旁望咏风归。


千寻流上三挥洗,万仞峰头一振衣。

岳麓名非忝,龟山道可宗。


堂轩开峻构,剑履寄高踪。


坛杏有千岁,江花能百重。

地以高贤胜,春逢淑景和。


爱山因独往,载酒得同过。


周览乾坤大,幽寻水石多。

来汝深,吾语汝,汝今此行五百里。
吾岂不欲汝在傍,朝夕告教从容里。


世莫难于续书脉,孝莫大于养吾志。

昔闻羊叔子,茅屋在东渠。


岂不念归路,徘徊畏简书。


乃知轩冕客,自与田园疏。

昔日南充县,卑栖枳棘鸾。


道根随境悟,屐齿过桥寒。


梦觉松花白,重来鹤顶丹。

殿阁人稀树草荒,旧游空记五云乡。


劫前天地兴亡梦,借问山灵是几场。

金井桥边夜月深,何人梦里听寒吟。


洪泉万古流无尽,孤负嫦娥一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