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瑞龙千丈何蜿蜒,苍鳞翠鬣翔江边。


路逢镜湖乃下驻,玩珠不去知何年。


七州元帅拥画戟,全家终日楼居仙。

望海亭亭古堞间,独凭危槛俯人寰。


苦寒冰合分流水,欲雪云垂四面山。


髀肉已消嗟病骨,冻醪犹可慰愁颜。

海亭树木何茏葱,寒光透坼秋玲珑。


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一拳墺伏东武小,两山斗构秦望雄。

年老无流辈,行稀足薜萝。


热时怜水近,高处见山多。


衣袖长堪舞,喉咙转解歌。

茫茫复茫茫,中有山苍苍。


大哉夫差国,坐占天一方。


夫差醉莲宫,巨浪摇不醒。

自君理畿甸,予亦经江淮。


万里书信断,数年云雨乖。


归来休浣日,始得赏心谐。

海亭秋日望,委曲见江山。


染翰聊题壁,倾壶一解颜。


歌逢彭泽令,归赏故园间。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


故园欣赏竹,为邑幸来苏。


华省曾联事,仙舟复与俱。

细管杂青丝,千杯倒接䍦。


军中乘兴出,海上纳凉时。


日没鸟飞急,山高云过迟。

海云晻霭日茏葱,案指光中万象空。


想见蓬莱西望眼,也应知我立长风。

曾经泽国鲸鲵息,更倚边城氛祲消。


春入汉关三月雨,风推秦岛五更潮。


但从使者传封事,莫向将军问赐貂。

海塘三十里,此屋独巍然。


有浪方知水,无云总是天。


苔痕封石柱,帆影下楼船。

危亭突兀戴鳌头,俯视沧溟一勺浮。


龙伯衣冠藏下府,梵王台殿起中流。


扶桑夜色三山日,滟滪江声万里秋。

亭前山色绕危栏,亭下波涛直浸山。


波上渔舟亭上客,相看浑在画图间。

踏雪遥登望海亭,扶桑日上卧龙醒。


微臣望处非沧海,只望尧天万里青。

口汲西江水,手弄东山月。


一笑上扁舟,因之泛吴越。

黄芝萎地茄花明,十狗五彪恣纵横。
地轰天鸣覆乾清,北海亭子乃孤撑。


亭中老翁一诸生,举手欲障斗内星。

领客闲登木杪亭,坐来四面对峥嵘。
野田散漫高低绿,湖水弥茫远近清。
览胜喜穷千里目,放怀笑引百壶倾。
孤亭标紫汉,高眺俯苍茫。
绿雨残空色,黄尘阔海光。
山微疑瞩岛,树远恍看桑。
一片回波石,何年梵刹开。
江流万古去,涛带六州来。
释子呼鼋起,山人指雁回。
绝岛浮莲宇,明江涌化城。
龙回银浪转,鳌戴碧山行。
南北舟樯带,东西日月萦。
城里偏高处,分明见海潮。
鹳巢多碧树,人语半丹霄。
州宅楼台近,居民市井遥。
刘褚与高范,邀我游卧龙。
卧龙山色秀,盘郁越城雄。
绝顶望海亭,拾级兴何浓。
谁将龙脊置新亭,一饷登临耳目醒。
欲识海门山尽处,烂银堆里数螺青。
瘦藤拄破山头云,山蹊尽处开危亭。
平田万顷际大海,海无所际空冥冥。
乾端坤倪悉呈露,飞帆去鸟无遗形。
平昔怀壮观,欲浮沧海游。
乖暌未即去,叹恨成淹留。
纵步越山顶,危亭停斗牛。
远连沧海近连山,万里蓬莱指顾间。
曾共刍荛穿曲径,忽闻歌吹出重关。
胜游惟有仙軿到,清宴常乘吏事闲。
邑有弦歌宰,翔鸾狎野鸥。
眷言华省旧,暂滞海池游。
郁岛藏深竹,前溪对舞楼。
二十年前曾到此,重来又是晚春时。
芦因水长全然短,山被云遮分外奇。
渔艇添成古图画,雁行点破碧琉璃。
望海亭前春色深,风光澹澹海沈沈。
潮如世路来还去,山带城芜古到今。
坐见微云生别岸,吟惊幽鸟起层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