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日月徂暑,时风布和。


远将仳离,抚筵悲歌。


左右行觞,缉御猥多。

晏岁著脚来东瓯,始觉坤轴东南浮。


百川同归无异脉,有如天子朝诸侯。


何年飞落两巨石,孤撑肮脏分江流。

万里风霜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


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


祇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

给事为郎日,青溪醉隐衔。


冰池通极浦,雪径绕高岩。


珠玉砂同弃,松筠草共芟。

怀君劳我写诗情,窣窣阴风有鬼听。


县宰不仁工部饿,酒家无识翰林醒。


眼昏经史天何在,心尽英雄国未宁。

永嘉名郡昔推名,连属荀家弟与兄。


教化静师龚渤海,篇章高体谢宣城。


山从海岸妆吟景,水自城根演政声。

雁荡山头雁,如随太守来。


秋风既与至,春日定同回。


上宰无忘旧,明时必用才。

乱山沧海曲,中有横阳道。


束马过铜梁,苕华坐堪老。


鸠鸣高崖裂,熊斗深树倒。

康乐风流五百年,永嘉铃阁又登贤。


严城鼓动鱼惊海,华屋尊开月下天。


内使笔锋光案牍,鄢陵诗句满山川。

欲问采灵药,如何学无生。


爱鹤颇似君,且非求仙情。

向来作郡梦非祥,远大功名寿未遑。


造化小儿俄柳肘,乾坤遗爱有桐乡。


丈夫气节存人表,老友肝肠剩泪行。

多士推温学,耆儒佐冷官。


虽为绛帐亚,似可锦衣看。


父老时枌社,师生日杏坛。

梦草堂边下榻时,隙驹四十五年驰。


东嘉太守真知己,西里先生共赋诗。


前辈风流元不远,故家文献未全衰。

两朝参预庆源长,愧我蒹葭玉树傍。


先世幸联龙虎榜,难兄复接鹭鹓行。


江东连帅迎前纛,浙左侯藩饯去艎。

夏满随所适,江湖非系缘。


卷经离峤寺,隔苇上秋船。


水落无风夜,猿啼欲雨天。

还因礼乐借登坛,力尽驱驰转更难。


麾下虎符徵未合,匣中龙剑恨谁弹。


偏师欲奋长缨请,匹马能冲组练残。

籍甚诗篇美,飘然步屧过。


停杯顾误曲,弹铗出悲歌。


客礼龙门重,乡心雁荡多。

东晋江山称永嘉,莫辞红旆向天涯。


凝弦夜醉松亭月,歇马晓寻溪寺花。


地与剡川分水石,境将蓬岛共烟霞。

浮生此世隔,过位恍然疑。


直讶风云动,俄惊泰华隳。


岩廊不可起,英爽俨如遗。

白云苍苍兮珠江泱泱,觉山之去兮谁与翱翔。


江水泱泱兮山云长,我思觉山兮安可忘。


飞云蒙头兮隐青霞,揽云月兮为家,觉山不来兮令我长嗟。

吾欲登雁荡,因之临温台。


日月凌倒影,飞锡乘风来。


闻子试牛刀,莞尔襟怀开。

圣主南巡驻六飞,邦人咫尺见天威。


间关高帝尚鞍马,谨厚汉光犹绛衣。


北斗城池增王气,东瓯山水发清辉。

昨日馈连营,今来刺列城。


方期建礼直,忽访永嘉程。


郡内裁诗暇,楼中迟客情。

去就轻于出岭僧,烟包挑月一枝藤。


十年湖海孤篷雨,万里关山半夜灯。


后进衣冠皆有用,先生才调独无能。

献赋论兵计已疏,扁舟归去意何如。


岂无医国三年艾,空读传家万卷书。


处世固当同凤鸟,还乡端不为鲈鱼。

又携书剑过江西,长铗三弹一振衣。


风景不殊人自老,江山有异鹤空归。


闲云仍旧封吟榻,流水依前护钓矶。

喝破炎尘一锡飞,迂程千里访衰迟。


袖中明月无时价,面上清风似故知。


契顺何求惟勇义,参寥欲去且谈诗。

金榜揭。
都是鹿鸣仙客。
手按玉笙寒尚怯。

秋草悽以黄,鸿雁衔哀思。


赭衣供井税,寂寞循良事。


穆穆丁温州,恺悌自天懿。

佩鞬来海上,七见岁星移。


务剧操刀割,书成插羽驰。


诗传百越遍,诏下九霄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