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燕语莺啼人乍远。


却恨西园,依旧莺和燕。


笑语十分愁一半。

二十游名场,最号才智下。


蹭蹬六十年,亦有茆一把。


典衣租黄犊,乘雨耕绿野。

行年过八十,形悴神则旺。


往来江湖间,垂老犹疏放。


沧波浩无津,天遣遂微尚。

隐书有三景,字字当力行。


寸地与尺宅,可以久汝生。


溯流归昆虚,坚守临长城。

稚川师郑君,才及一卷书。


书大仅如箸,度世盖有馀。


想其所论说,妙极轩昊初。

往者游青城,犹及二三老。


稽首出世师,数语穷至道。


妻子真弊屣,弃去恨不早。

万金筑华堂,千金教新音。


不知忧患场,著脚日愈深。


今人喜议古,后亦将议今。

往岁著朝衫,晨起事如汇。


告归卧孤村,枯淡有馀味。


闭门绝外慕,自谓真富贵。

我爱古竹枝,每歌必三反。


孤舟上荆巫,天末未觉远。


最奇扇子峡,恨不遂高遁。

仕宦五十年,所至不黔突。


取鱼固舍熊,挟兔那恨鹘。


退归息厌厌,谁敢书咄咄。

我生本江湖,岁月不可算。


采药游名山,所历颇萧散。


一逢巢居翁,见谓于我馆。

同云痴不扫,梅柳春到迟。


笙歌暖寒会,当任主人为。


围尺庸何伤,袤丈乃非瑞。

朝对云门雪,隐如两玉山。
时无一杯饮,何以俱颓然。


平头大奴尺一书,戟之不得中庭趋。

意思虽幽冷,晴光到即知。
前林申后约,明岁卜先期。
冻蕊香弥远,晚芳褪自迟。
颇似关情事,春光恨未奢。
宜留霜后菊,虚想雨前茶。
伴竹依新月,妆林倩晚霞。
不是闻莺啭,那知入晚春。
时因耽月闰,花作待年身。
扫雪云流树,踏青草作茵。
神欲取其清,韵格欲取峭。
譬如品美人,倾国不关貌。
竞艳抹浓脂,何似天然妙。
花事原宜早,妒人奈薄寒。
似忘三月信,急望一枝看。
日下闲分种,风前巧护栏。
鸣笳击鼓忆当年,携手西湖上画船。
酒气蒸霞眠毕卓,墨花飞雨舞张颠。
真王祠下丛兰露,漂母矶头蔓草烟。
鲛绡一幅锦云红,得自新安八十翁。
虽愧犀钱并玉果,愿儿遐寿与翁同。
浦口灯明灭,帆前山远近。
唯闻欸乃声,去觅秦时隐。
游子惊西风,霜意薄林樾。
所嗟故山蛩,不负故山月。
疏林寒有叶,野水净无风。
潮声孤枕到,秋色一江空。
月色寒浸水,芦花雪照江。
王孙游未倦,鸿影故双双。
涓涓江上月,历历江上树。
脉脉江上人,欲语不知处。
夜寂秋偏爽,潮平月渐低。
惯傍水禽宿,怕听水禽啼。
断鸿嘶极浦,远笛破寒烟。
独夜三江客,归帆八月天。
江寒夜气肃,帆开江月上。
冷然白玉琴,中情寄幽旷。
远水生微凉,丹枫吹四野。
秋色满晴川,揽之不盈把。
江光媚凉夜,秋色送归人。
彩笔邀明月,相思问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