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泱泱天大风,谁知生此洞。


古剑劈山开,千年不合缝。


我身伛偻入,风迎更风送。

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重把杯。


绿鬓风前无几在,黄花雨后不多开。


丰年江陇青黄遍,落日淮山紫翠来。

四时变迁翻覆手,百卉于人亦何有。


骚客颠诗亦狂酒,强惜黄花爱重九。


少年习气似陶公,采采金英满衣袖。

二士醉藜杖,两禅风袈裟。


奇哉古无有,未觉欠孟嘉。


天公亦喜我,催诗出微霞。

九月风景好,节意满天涯。


书生尊所闻,登高乱城鸦。


虽无后乘丽,前驱载黄花。

登高丘,望远海。
长风簸浪高于山,蓬莱宫阙无光采。


云雾翳阳谷,羲和安所之?鲸鲵作队行,鳞鬣如朱旗。

篱畔霜前偶得存,苦教迟晚避兰荪。


能销造化几多力,不受阳和一点恩。


生处岂容依玉砌,要时还许上金樽。

重阳曾记客京埃,江国相逢又七回。


感旧只如春梦断,登高未许壮心摧。


方嗟陈迹何时见,底事新诗到眼来。

插鬓茱萸来未尽,共随明月下沙堆。


高缁寂寂不相问,醉客无端入定来。

秋溪南岸菊霏霏,急管烦弦对落晖。


红叶树深山径断,碧云江静浦帆稀。


不堪孙盛嘲时笑,愿送王弘醉夜归。

黄梨丹柿已催寒,一月西风积雨干。


绀滑秋天称行草,却凭秋雁作挥翰。

怀不展兮居无聊,默谇语兮浩长谣。
写我心兮登彼高,陟万仞兮扪九霄。


命清风兮披浮云,瞰四荒兮视天垠。

喜祓尘襟属丽谯,高旻雨罢暑氛销。


游回宿鸟霞横岭,唱杀寒蝉柳抱桥。


戍壁风烟闲尉候,客亭灯火混渔樵。

隔霜云叶绕天愁,闰节重来续旧游。


赋客岂辞聊暇日,楚人无奈剩悲秋。


寒萸实老犹薰佩,晚菊香残不占瓯。

桓景全家遂得仙,佩萸吹菊对陶然。


汝南鸡犬缘何事,不似淮王许上天。

苍色满诸峦,如何独自看。


闲僧四五众,丈石两三盘。


白额题高冢,红衫度远栏。

龙山行乐。
何如今日登黄鹤。
风光政要人酬酢。

携手登高赋。
望前山、山色如烟,烟光如雨。
少日凭阑峰南北,谁料美人迟暮。

破帽吹愁去。
绕郊墟、残灰败壁,冷烟斜雨。
舞马梦惊城乌起,散作童妖灶语。

蒋陵故是簪花路。
风烟奈何秋暑。
候馆凋梧,宫墙断柳,谁识当年倦旅。

洞庭雨山浮具区,金庭玉柱仙所都。


翰林王君列仙儒,住隔万顷玻璃湖。


洪涛巨浪相吞屠,我欲从之老命虞。

江蓠摇落江枫冷,霜空雁程初到。
万景正悲凉,奈曲终人杳。
登临嗟老矣,问今古、清愁多少。

醉眼横斜看菊枝,又成客里过佳期。


去年行路犹持酒,今日登高懒赋诗。


老泪怕从衣袖见,闲情但有帽檐知。

饤饾杯盘野兴长,招提萧散作重阳。


坐深潭影闲云过,望浅秋晖暮气凉。


却笑清游贪寂住,翻因高处怯苍茫。

九月微凋上苑林,映波拥塔影深深。


伤高未瞑登临眼,悲世犹馀半死心。


万里望迷云路雁,十霜伴冷塞垣砧。

漫游选地作重九,焦山佳处曾留庵。


载梦扁舟倏惊起,压篷秋翠堆晴岚。


松寥阁开置床席,持螯呼酒江动帘。

愁心中酒付腾腾,强兴松寥更一登。


高地寒潮回午梦,小楼淡日话残僧。


棋枰急劫世何短,江海一麾吾未能。

旧京第一登高处,佳节无人地转偏。


一水阴阴斜照外,连林郁郁晚风前。


危时且尽相知乐,物外馀看数子贤。

愁见萸囊系臂辰,萧寥孤抱与谁亲。


中央周角无净土,北斗以南还几人。


积惨暂欢求岂得,枯鳞相呴迹俱陈。

当时岂意无来岁,刻意周旋到不才。


倍惜流光酬令节,强携衰病揽高台。


卧闻寒蟀凄凄语,仰数昏鸦一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