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


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


但见瀑泉落,如潨云汉来。

九仙沤和汤,浴此二水牯。


主人无施心,冷暖各得所。


道途开十方,瓢杓汲万古。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垒石为磴,十馀级乃得度。
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

执热倦烦局,驾言起宵分。


随川踏晓月,度岭披朝云。


攀缘白石梯,拂拭苍藓纹。

百丈深涧里,过时花欲妍。


应缘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沐雨梳风有底忙,解鞍来宿赞公房。


传闻三岭连天峻,未到王千已断肠。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


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晋武轻后事,惠皇终已昏。


豺狼塞瀍洛,胡羯争乾坤。


四海如鼎沸,五原徒自尊。

手携青藜杖,岩上俯清池。


池水夜来冰,冻磷殊未澌。


戏以藜杖尖,斫破黄琉璃。

衾裘夜宿方丈屋,风灯微茫照溪谷。


杖屦朝行百丈山,林风清泠摇佩环。


道人八十更聪明,耳边犹爱松风声。

灵旗半夜偃胡风,百丈埔前战血红。


异代双忠更张许,男儿千古逊英雄。


麻沙故乘讹遗迹,禾黍秋原失寝宫。

道人手挽银河水,泻作空山百丈馀。


当画大声喧醉枕,长年倒影浸禅居。


玉虹挂石看不灭,红叶乘流画却如。

尽日水声中,还看匹练空。


盘涡喧万马,削壁斗双虹。


派抉天河落,源从月窟通。

青嶂岧峣赴郢东,寒泉飞处郁嵷巃。


诸天晴洒千林雨,六月凉生万壑风。


小入傍崖惊浴鹭,斜穿曲涧挂飞虹。

壁立双台百丈馀,如何竿线掷空虚。


时人不会先生意,只钓清名不钓鱼。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
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
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钟朝磬碧云端。
缥缈丹梯最上头,何来千仞泻飞流。
初疑银汉从天下,忽讶沧波倒峡浮。
草木春回馀作润,江山人藉此相留。
海上岧峣拥翠回,当霄壁立势雄哉。
青春洞口犹含雪,白日泉声似带雷。
天造故悬千尺险,地灵何藉五丁开。
千尺寒潭深未深,一泓清惬静来心。
光浮元气天常蘸,脉接潜流地不沈。
半夜月明猿渴饮,万山秋老鹤飞临。
近得雷州信,遥闻弟侄来。
江山淹远望,天地保疏材。
乡为鱼羹起,今宁马豆猜。
往备清华职,宁知濩落心?
槐街春日盛,杏省午烟深。
出试终何补?还归敢自任。
只惭山泽吏,空受二毛侵。
飞飞燕子守绳枢,爱尔由来似凤雏。
肯谓撩人嗔坐对,向曾去我忆巢孤。
涂泥须责经营苦,爪觜无供啄哺娱。
东风久不到新堂,生意虽微未卒荒。
草上葫荽偏挺特,花间芦菔故高长。
时来岂尽栽培力,物化须知长养方。
江墅群芳手自栽,春前相次斸苍苔。
邻僧昨许山兰送,社妪新分圃药来。
本为圣情思共济,更饶生事得相催。
客行身万里,家在地中分。
爵命优臣子,江湖远圣君。
夜瞻龙凤气,岁出虎狼群。
斜谷惊风合,空阶坠溜鸣。
灯昏时作晕,漏远不传更。
但得林间趣,何须谷口名。
岁月嗟匏系,乾坤信梗浮。
蹉跎逐越鸟,迂阔问吴牛。
正道曾无弊,旁观各有由。
欲雪翻成雨,何天恰吝情。
似缘春在近,故与月争明。
谷树行行暝,川云冉冉轻。
欲知峡路打滩涡,千尺苍筠用力多。
进退不烦篙影动,东西惟听柁师呵。
命垂一缕惟天耳,力挽千钧如水何。
离骚休唱逐臣愁,此曲思君可寄不。
百岁都来如过客,一生大半似幽囚。
那堪泣玉空怀宝,刚道雕虫胜饭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