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淮浦鳞鳞浸碧天,即今谁料作穷边。


空闻瓯脱嘶胡马,不见浮屠插霁烟。


亭障久安无檄到,杯觞频举有诗传。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


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


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

离离麦擢芒,楚客意偏伤。


波上旅愁起,天边归路长。


孤桡投楚驿,残月在淮樯。

去此二十年,持家西过宋。


起予者白鸥,归兴岌飞动。


宫殿明宝坊,山川开禹贡。

第一山头第一亭,闻名未到负平生。


不因王事略小出,那得高人同此行。


万里中原青未了,半篙淮水碧无情。

建隆家业大于天,庆历春风一万年。


廊庙谋谟出童蔡,笑谈京洛博幽燕。


白沟旧在鸿沟外,易水今移淮水前。

腊里花开已是迟,西湖十月见琼肌。


岭头犹说南枝暖,却向淮南觅北枝。

只道横枝春未回,又疑不肯犯寒开。


逢人问讯花消息,不识江梅只蜡梅。

清如淮水未为佳,泉迸淮山好煮茶。


镕出玻瓈开海眼,更和月露瀹春芽。


仰看绝壁一千丈,削下青琼无点瑕。

杏花岩左斸东岩,驱使淮山指顾间。


招信上流总奔赴,僧伽孤塔政弯环。


今来古往空陈迹,远草斜阳祇惨颜。

君希谢太傅,筑室卧东山。


应携玉人去,为问何时还。


扁舟欲之东,霜落江潮悭。

霜晓无轻飔,长淮净如眼。


招携南山游,老子兴不浅。


不从千步桥,飞度一渔舠。

东山与物远,松竹荫茅茨。


信有冥鸿志,难藏雾豹姿。


会招安石起,何患德璋移。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车徐行,马后驰,天寒游子来盱眙。


功名邂逅未可知,生身毕竟要何为。


既不起草黄金闺,又不侍宴白玉墀。

淮水流,淮水流,蛮弦铜鼓不胜愁。
骊山金碗无消息,六月园陵冷胜秋。

晓发盱眙县,烟岚极望遥。


东风吹泗水,残雪未全消。


乱岭藏山驿,微波拍板桥。

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


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


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

北望茫茫渺渺间,鸟飞不尽又飞还。


难禁满目中原泪,莫上都梁第一山。

长安回首空云雾。
春梦觉来无觅处。
冷烟寒雨又黄昏,数尽一堤杨柳树。

桑间无褐半饥人,斗粟千金不换银。


末路多惭逭沟壑,长年敢笑走埃尘。


江声直下黄牛峡,河势遥分白马津。

江南淮北市初通,人语忻忻作好风。


抱耒只思耕陇底,买船谁复渡辽东。


向来熊耳真投甲,此去天山拟挂弓。

海上狼烽不起烟,兵戈犹记旧年前。


岩居有客能招饮,肉食何人为给鲜。


但得生涯类盘谷,可无风景似斜川。

邮亭系马日西斜,却向盱眙望白沙。


春色淡中唯有柳,晓风狂过已无花。


古人出处真难一,吾道穷通未可涯。

自古东南第一山,于今无异玉门关。


乱云衰草苍茫外,赤县神州指顾间。


击楫何人酬壮志,凭栏终日惨愁颜。

一邱一壑本同然,老去心情懒问禅。


野外江山天转大,秋深风露月还圆。


栽花种柳无馀日,问舍求田有尽年。

年来有味是琴书,喜见新园更结庐。


万事从教无造物,一身终是在寰区。


贤愚衮衮多前古,富贵纷纷满后车。

羊陆规模远,龚黄政事多。


剖符欣委寄,视篆欲如何。


秋入江湖道,寒生淮泗波。

谷口从游久,流光恰六年。


湖山常尽日,樽酒或谈天。


世岂无他士,公应自昔贤。

府中曾识范功曹,皂盖专城此郡劳。


河兼淮泗增波急,山自荆涂拥雪高。


远客征衣怜薜荔,使君斗酒惜蒲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