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头陀悬万仞,远眺望华峰。


聊借金沙水,洗开九芙蓉。


烟岚随遍览,踏屐走双龙。

净是净空空即色,照应照物物非心。


请看窗外一轮月,正在碧潭千丈深。

净相前朝寺,荒凉二十秋。


曾遭减劫坏,今遇胜缘修。

法相寺俗称长耳相。
后唐时,有僧法真,有异相,耳长九寸,上过于顶,下可结颐,号长耳和尚。
天成二年,自天台国清寒岩来游,钱武肃王待以宾礼,居法相院。

峰顶四时如大冬,芳花芳草春自融。


苔痕新晞六月雪,木势旧偃千年风。


云物为人布世界,日轮同我行虚空。

春宵卧无相,月照五溪花。


掬水洗双眼,披云看九华。


岩头金佛国,树杪谪仙家。

旧识仙源路未差,也从谷口问桃花。


屡攀绝栈经残雪,几度清溪踏月华。


虎穴相邻多异境,鸟飞不到有僧家。

瀑流悬绝壁,峰月上寒空。


鸟鸣苍涧底,僧住白云中。

拔地千峰起,芙蓉插晓寒。


当年看不足,今日复来看。

人迹不到地,茆茨亦数间。


借问此何处?


云是九华山。

游兴殊未尽,尘寰不可留。


山青只依旧,白尽世间头。

静夜闻林雨,山灵似欲留。


只愁梯石滑,不得到峰头。

坐望九华碧,浮云生晓寒。


山灵应秘惜,不许俗人看。

老僧岩下屋,绕屋皆松竹。


朝闻春鸟啼,夜伴岩虎宿。

黄金不布地,倾沙泻流泉。


潭净长开镜,池分或铸莲。


兴云为大雨,济世作丰年。

莲花不在水,分叶簇青山。


径折虽能入,峰迷不可还。


取蒲量石长,问竹到溪湾。

法相院中长耳僧,早空诸相藏锋棱。


一朝永明偶饶舌,结跏俄顷惊肤冰。


应身历劫住山寺,定光一线燃龛灯。

荷已离披桂未稠,淡云微雨过中秋。


为耽野饭寻僧饭,还觉平流胜俊流。


小阁空山宜客梦,寒芳深院助禅幽。

买茶雨后来山寺,乍启虚堂意界宽。


修竹连墙邀雪净,高橼一树破僧寒。


闻钟渐觉安心竟,出谷方悲值世残。

峨眉县西四十里,峭壁悬崖削寒翠。


崎岖栈道动摇摇,矮石支撑同赑屃。


忽窥万仞黑无底,下有龙渊七十二。

劫末重过抚一亭,雨中漏入万峰青。


虬枝历与雷霆斗,鸾盖馀遥罔两停。


游侣飘零兼死去,老怀郁勃遂沉冥。

无相中间真相在,有期前路是真期。


有无并作中霄梦,似到羲黄穆穆时。

不到名蓝数十年,重来风景觉萧然。


山中幸喜存长历,劫冷能留不坏烟。

四特递盈阙,八还齐闇明。


须从心观觅,莫认指摽生。


地僻人声远,山空夜气清。

岁晚归来日,苍枝忽转东。


神龙能护法,日夜吼天风。

西方金粟身,仁立双林下。


给园无秋风,布地却非假。

砚垢须频涤,何如只洗心。


纤尘浑不染,顽石变黄金。

凭阑见西山,满目青历历。


太白如可招,三美无花笛。

三面连高竹,苍凉画亦迷。


道人参玉版,窗下说曹溪。

绿阴坐昼寒,林深不知路。


子熟定何时,山中雨如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