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在昔实方枘,成功见圆机。


九原尚友心,白首要同归。

公有一杯酒,与人同醉醒。


遗民能记忆,欲语涕飘零。

公归未百年,鹳巢荒古屋。


我吟殄瘁诗,悲风韵乔木。

羊生但著鞭,勿哭西州门。


故有不亡者,南山相与存。

人去洲渚在,春回花草斑。


清谈值渊对,发兴如江山。

委径问谣俗,高丘省佃作。


昔游非苟然,今花几开落。

庆州自不恶,藉甚载声华。


忠义可无憾,公今有世家。

落日衔城壁,祠东更一游。


悲来惜酒少,安得董糟丘。

伤心祠下亭,在时公燕处。


临水不相猜,江鸥会人语。

忆在昭陵日,倾心用老成。


功归仁祖庙,正得一书生。

物色近人境,喜欢严晓装。


山月鸡犬声,野风麻麦香。


登岭既开豁,入林更清凉。

南朝一片伤心雨。
总被垂杨留住。
水村山郭,红桥倚遍,极目乱飘金缕。

山边白云闲不扫,庙前土马荒春草。


山下松花龙甲光,东风古柏吹暖香。


朝霞为裳水为佩,守庙千年老龙在。

南溟天尽水茫茫,江汉争朝百谷王。


万里云霞开海市,中宵日月出扶桑。


未标铜柱炎山上,且泛星槎织女傍。

一介忠臣十族殃,兴朝元气黯然伤。


宁王何事无惭德,坐见夷齐死首阳。

正学祠堂冷不扃,忠魂千古哭山灵。


兴王一姓犹甘死,管魏能无污汗青。

万里秋云尽,天空只客星。


光含明月冷,影人绛河冥。


双瀑为长带,千峰是翠屏。

飞仙又向别峰游,竹下闲房且小留。


满鬓朔风吹客帽,倚阑落日在渔舟。


梅花路冷难寻冢,葑草田荒半作洲。

虎门千顷雪翻腾,中有长鲸鼓鬣行。


看弄渔舟移白日,欲抛尘土住沧溟。


江西不得夸彭蠡,李白何须醉洞庭。

谢公墩尚在,贾传井依然。


问讯祠前柏,怀予系马年。


并游看玉树,分直想金莲。

瀛馆虚尘榻,香灯伴古祠。


衣冠秋祀到,风节里贤思。


堂近栖鸾树,泉分采藻池。

保障功高记昔年,露滋芳草尚绵芊。


谁云庙貌三秋冷?


时结心香一缕烟。


世代沧桑同变换,恩波潮汐共回旋。

先生聊一念,遗庙竟千年。


不返辽东鹤,长悲阳羡田。


月高群木影,人语一溪烟。

奉祝出阊阖,祷雨祠中元。


陈祠信已荐,拱俟心亦虔。


山云屡触石,散去如飞烟。

山小孤,矶彭郎,中纳百谷吞三江。
江流澎湃不可当,势比折木倾银潢。


渴龙一支走马当,宛然天骥初腾骧,回缰矗立江中央。

吾观严子陵,岂缺经世务。


玄纁三往反,始识洛阳路。


亲劳万乘问,不肯回头顾。

万年文运若循环,此道谁堪继孔颜。


但使七篇当世用,便应三代旧风还。


子孙故里题邹国,俎豆严祠对峄山。

伊水渊源出未穷,故乡尸祝礼何丰。


能崇命世真儒庙,全仗分司御史功。


伫见门墙登士子,岂徒伏腊走村翁。

舟泊湘灵下,龙门拍浪催。


花飞平地雪,鼓击九天雷。


惊醒江湖梦,伸长袜线材。

梅尉清万古,许令腾八埏。


能官不必高,高者乃其贤。


真材储世用,遗蜕或如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