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万里家山一梦中,吴音渐已变儿童。


每逢蜀叟谈终日,便觉峨眉翠扫空。


师已忘言真有道,我除搜句百无功。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心灰尽,有发未全僧。
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情在不能醒。

摇落后,清吹那堪听。

道人匡庐来,籍籍倾众耳。

规摹小轩中,坐稳得坎止。

慈云为谁出,法席应众启。

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


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

北风江上落潮痕,恨不乘舟便到门。


楼观飞翔山断际,松筠阴翳水来源。


升堂猿鸟晨窥坐,乞食帆樯莫绕村。

清朝不见小弥天,竹坞炊茶过午烟。


解是雨花新浴佛,诸天谁供洗儿钱。

古寺带修冈,青葱万竿玉。


春梢长旧林,夏雨湿新绿。


幽禽啸呼杂,晚照阴晴续。

秋林落叶已斑斑,秋日当庭尚掩关。


扫榻昼眠听鸟语,可怜身世此时闲。

乞食高僧午未归,秋庭落叶日晖晖。


萧条古寺松阴下,檐铎风中乳鸽飞。

像阁缘云一水东,鹿园珍树蔽青葱。


漂残劫烬神池浪,吹去菱花讲坐风。


仙石拂衣寒起雾,层沙聚塔远凌空。

兹地曾栖菩萨僧,旃檀楼殿瀑崩腾。


因知境胜终难到,问著人来悉不曾。


斜谷暗藏千载雪,薄岚常翳一龛灯。

应制诗篇对玉除,是谁传写到商于。


昔从蓂荚阶前作,今向莲花座畔书。


商岭未甘随绮季,汉庭曾忝用相如。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白云深处拥雷峰,几树寒梅带雪红。


斋罢垂垂浑入定,庵前潭影落疏钟。

虚室焚香久,禅心悟几生。


滤泉侵月起,扫径避虫行。


树隔前朝在,苔滋废渚平。

浪迹天涯又岁寒,强将枯影对辛盘。


乡思暗逐鲸波写,世事明随渔火看。


柏叶尊前催律吕,莲花漏上换支干。

连延花蔓映风廊,岸帻披襟到竹房。


居士只今开梵处,先生曾是草玄堂。


清尊林下看香印,远岫窗中挂钵囊。

月楼风殿静沈沈,披拂霜华访道林。


鸟在寒枝栖影动,人依古堞坐禅深。


明时尚阻青云步,半夜犹追白石吟。

山捧亭台郭绕山,遥盘苍翠到山巅。


岩中古井虽通海,窟里阴云不上天。


罗列众星依木末,周回万室在檐前。

绝巘依沧海,疑君际紫氛。


岩扉晴落雪,宝地昼生云。


净馔芝房秀,深炉桂叶熏。

戚历杉阴入草堂,老僧相见似相忘。


吟多几转莲花漏,坐久重焚柏子香。


鱼惯斋时分净食,鸽能闲处傍禅床。

歊蒸何处避,来入戴颙宅。


逍遥脱单绞,放旷抛轻策。


爬搔林下风,偃仰涧中石。

招提此山顶,下界不相闻。


塔影挂清汉,钟声和白云。


观空静室掩,行道众香焚。

织水联珠未是奇,舒王留咏夺天机。


神光已比箕星立,文燄长依舜日晖。


一沼蛟龙涎半积,两檐鸾鹤势双飞。

廓然丈室湛虚明,地僻山空万象清。


滴翠老杉清净色,锵金流水妙圆声。


殷勤禅客邀迎厚,寂寞宰官身世轻。

一水逐潮回,临流泛羽杯。


玉珂花底散,银管柳边开。


六箸仙人戏,双钩草圣才。

定知归阙下,陶侃上螺杯。


大禹阴能惜,长沙业自开。


终资高宝力,早识太真才。

野饮当凫藻,芙蕖叶作杯。


天光穿水出,人气逼花开。


孝友能为政,沈冥亦见才。

花宫能避暑,即是习池杯。


张仲京华上,山公燕喜开。


地增香浦胜,朝待柏梁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