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京尘相值各匆忙,谁信闲人日月长?

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懒斗旗枪。

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

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


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

手持绿酒酹苍苔,今岁何由疋马来。


清泪不随春雨断,孤吟欲和暮猿哀。


皂貂破弊归心切,白发凄凉老境催。

松阴系马启朱扉,粔籹青红正此时。


守墓万家犹有日,及亲三釜永无期。


诗成谩写天涯感,泪尽何由地下知。

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


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


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朝且天宇清,逍遥步庭除。


温风自远至,绿树嘉有馀。


登高展遐眺,万象各以舒。

留春春不住,昨夜的然归。


欢趣何妨少,闲游勿怪稀。


林莺欣有托,丛蝶怅无依。

乍认东庄路不真,有桥通市却无邻。


山穷借看堂中画,花尽来寻竹主人。


烂熳笺麻发新兴,留连樱笋送残春。

湖头准拟赏新晴,雨过风号万马声。


宋玉未夸巫峡梦,杜陵翻作渼陂行。

爱栽竹树爱栽花,新筑船轩傍石斜。


古庙炷香知某客,半山摇扇望吾家。


闲看红袖穿林去,可著冰纨作画夸。

尚欠佳篇与送春,只缘醉卧动经旬。


偶无载酒相过客,始是吟诗自在人。


喜见笋芽穿瓦石,都忘雨点渍衣巾。

南华六祖老卢能,宇宙千灯复万灯。


佛法平生吾不信,神交一二老诗僧。

路过偏岭暑风凉,草色连天七寸长。


无限牛羊无树木,青青六月地椒香。

说与江湖故旧知,不曾得句未为诗。


一更一至五更五,半是搔头不寐时。

齐侯北海楚南海,匹马扁舟我过之。


一事略如陆务观,囊中真有万篇诗。

读书听雨过三更,定是明朝又不晴。


就枕未鼾饥鼠出,掀书舐砚上灯檠。

青梅未了已朱樱,春尽曾无十日晴。


稍欲出城问蚕麦,生愁城外杜鹃声。

今年草草过清明,春莫曾无十日晴。


担上牡丹犹许见,城中浑不识莺声。

小楼欲下怕泥行,春半曾无十日晴。


老眼看花如隔雾,只消卧听卖花声。

吾家正对紫阳山,南向宜添屋数间。


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闲。

百年春一年,四月月将圆。


客邸淹长日,归途逼暑天。


莺声时一啭,蚕事欲三眠。

葺圃疏畦日荷锄,六旬老叟尚何图。


卧床迫夏犹毡褥,宴几经春只药炉。


群窃花枝相侮易,合携竹杖与驱除。

春来何啻酒千瓶,百日醺醺一日醒。


朱笔点诗垂欲困,黄鹂啼树急须听。


沾沙不湿收微雨,倚柱无言立小亭。

衲朝裌暮午衫单,始觉春归不再寒。


些子幽花三两亩,霎时啼鸟百千般。


世情落落全相背,诗律平平略放宽。

清和明日是,未忍别残春。


相送如南浦,相依似故人。


花光重泪湿,柳色更愁新。

未见春光尽,依依在暮烟。


忍教花雨送,愁使柳风牵。


一日犹青帝,三朝即绛天。

熏风吹水绿于苔,羲驭徐催朱夏来。


堤畔龙鳞皴古柏,庭前兔目绽新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