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南州实炎德,桂树凌寒山。


铜陵映碧润,石磴泻红泉。


既枉隐沦客,亦栖肥遯贤。

墙下春渠入禁沟,渠冰初破满渠浮。


凤池近日长先暖,流到池时更不流。

南岳配朱鸟,地轴为之翻。


皇纲未为绝,云台谁再论。

朱崖云日高,风浪无晨暮。


冥冥翠龙驾,今复在何许。

客从南溟来,黄屋今在否。


天高无消息,未忍即开口。

苍生倚大臣,此风破南极。


开边一何多,至死难塞责。

豪杰千年往事,渔樵一曲高歌。
乌飞兔走疾如梭。
眨眼风惊雨过。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霸斗春秋。
秦汉兴亡过手。

落日西飞滚滚,大江东去滔滔。
夜来今日又明朝。
蓦地青春过了。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诗曰: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


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


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

诗曰: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羹香。


世味薄方好,人情淡最长。


因人成事业,避难遇豪强。

诗曰:


壮士当场展艺能,虎驰熊扑实堪惊。


人逢喜事精神爽,花借阳和发育荣。


江上不来生李俊,牢城难免宋公明。

箴曰:


上临之以天鉴,下察之以地祇。


明有王法相继,暗有鬼神相随。


忠直可存于心,喜怒戒之在气。

诗曰:


行短亏心只是贫,休生奸计害他人。


天公自有安排处,失却便宜损自身。


十分惺惺使五分,留取五分与儿孙。

诗曰:


妙药难医冤业病,横财不富命穷人。


亏心折尽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贫。


生事事生君莫怨,害人人害汝休嗔。

诗曰:


花开不择贫家第,月照山河到处明。


世间只有人心恶,万事还须天养人。


盲聋喑哑家豪富,智慧聪明却受贫。

诗曰:


风波世事不堪言,莫把行藏信手拈。


投药救人翻致恨,当场排难每生嫌。


婵娟负德终遭辱,谲诈行凶独被歼。

词曰:


神明照察,难除奸狡之心。
国法昭彰,莫绝凶顽之辈。
损人益己,终非悠远之图;害众成家,岂是久长之计。

诗曰:


一切诸烦恼,皆从不忍生。


见机而耐性,妙语生光明。


佛语戒无论,儒书贵莫争。

诗曰:


暑往寒来春夏秋,夕阳西下水东流。


时来富贵皆因命,运去贫穷亦有由。


事遇机关须进步,人当得意便回头。

两鸿同一天,羽翼不相及。


偶然一识面,别意已超忽。


去程秋光好,万里无断绝。

孙秀既恨石崇不与绿珠,又憾潘岳昔遇之不以礼。
后秀为中书令,岳省内见之,因唤曰:“孙令,忆畴昔周旋不?”秀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岳于是始知必不免。
后收石崇、欧阳坚石,同日收岳。

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
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
”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

王敦初尚主,如厕,见漆箱盛乾枣,本以塞鼻,王谓厕上亦下果,食遂至尽。
既还,婢擎金澡盘盛水,琉璃碗盛澡豆,因倒箸水中而饮之,谓是乾饭。
群婢莫不掩口而笑之。

魏文帝忌弟任城王骁壮。
因在卞太后合共围棋,并啖枣,文帝以毒置诸枣蒂中。
自选可食者而进,王弗悟,遂杂进之。

王平子形甚散朗,内实劲侠。


袁悦有口才,能短长说,亦有精理。
始作谢玄参军,颇被礼遇。

魏武有一妓,声最清高,而情性酷恶。
欲杀则爱才,欲置则不堪。
于是选百人一时俱教。

石崇每要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
客饮酒不尽者,使黄门交斩美人。
王丞相与大将军尝共诣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