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温温地炉红,皎皎纸窗白。


忽闻啄木声,疑是敲门客。

朝士腰下黄,山僧鼻端白。


放翁俱笑汝,饱饭作闲客。

惰游不能耕,心愧新舂白。


啸傲茅三间,主人终胜客。

冉冉残年迫耄期,肱虽三折未成医。


北山愚公世方笑,东郭顺子吾所师。


万里元非破贼手,一生无奈造物儿。

相马失之瘦,知人良独难。


虽居环堵室,未废切云冠。


暮雨潼关暗,秋风渭水寒。

天下本无事,吾生行且休。


关心惟酒盏,入眼独渔舟。


雁过三湘晓,云开二华秋。

梦事饱曾经,灵台了不惊。


冤亲同一妄,魔佛两皆平。


应物如风过,投床即鼾声。

薙草除枯叶,劳人亦动心。


无愁疏把酒,习懒罢弹琴。


濯垢临溪水,追凉就木阴。

一点湛空明,居然万事轻。


菜元胜肉食,车岂异徒行。


幻境终何在,金丹本自成。

兀兀一无为,冥冥百不知。


倦多惟嗜睡,食晚遂忘饥。


开卷浑如梦,逢人不省谁。

气本充天地,书非汗马牛。


人人见尧舜,世世有巢由。


朝市红尘闹,山村白发稠。

壮岁志天下,崎岖无一施。


高谈对邻父,朴学付痴儿。


补栅怜鸡冷,分粮悯雀饥。

老眼轻千乘,枯肠却八珍。


直令身潦倒,未害胆轮囷。


酒里遗浮世,书中见古人。

山合水将穷,真宜著放翁。


醉嫌天地迮,老觉岁时公。


偃蹇松逃世,翩仙鹤驾风。

故国吾宗庙,群胡我寇雠。


但应坚此念,宁假用它谋。


望驾遗民老,忘兵志士忧。

冻研笑臞儒,雕弓隐猎徒。


不成平赵魏,正可老江湖。


憔悴头虽秃,轮囷胆尚粗。

剪剪春水出万壑,和春带出芳丛。
谁分弱水洗尘红。
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

邺下徐陈逐逝波,仅留老子尚婆娑。


吾宗世有戴花舞,大耋谁能鼓缶歌。


松下寻常无喝道,花间随处有行窝。

风月佳时一放怀,幸无章绶束筋骸。


眵昏端以亲灯故,忧患皆从识字来。


受业门人留不住,载醪客子尽教回。

虚费灯窗一世勤,老师曾许与斯文。


玉台不善谐新咏,金匮犹堪记旧闻。


浅学安能演繁露,华堂苦爱诵微云。

发似秋霜身槁枝,相逢惊怪此翁谁。


能啖范丈齑盐日,曾识荆公疥癣时。


不待姓名尊德齿,要知戒腊□须眉。

忽忽韶颜变老苍,叵堪屋角两轮忙。


群花独菊香尤晚,大木惟樗寿最长。


眉有白毫垂过眼,腹无墨汁苦搜肠。

蒯郦提趋沸汤,信越狗烹弓藏。


向来猛士尽矣,与谁共守四方。

赋金屋信美矣,记玉楼果如何。


人间国艳难得,天上才子不多。

从我辙环衰世,有谁鼓瑟暮春。


高弟勇浮海者,圣师与浴沂人。

精卫衔石填海,醯鸡以瓮为天。


拊石凤翔千仞,□□龙沕九渊。

佛经六千馀卷,聃书八十一篇。


今为二氏学者,我则两端竭焉。

读过书皆遗忘,老来诗愈颠狂。


不献贵人夹袋,尽入奚奴锦囊。

学射必百发中,观棋争三著高。


画工一洗万马,巨人一钓六鳌。

古调不同俗调,后儒多异先儒。


美蔡中郎幼妇,呵郑司农老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