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问人间荣事。
海内高名,似今谁比。
脱屣归来,眇浮云富贵。

儒名参墨行,诗律傲宗风。


老去能从我,生来未识公。


据梧心已死,行李岁将穷。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同心芳草淡青钩。
艳过春花冷过秋。
翰林学士,画意本清幽。

瑟瑟凉风入小池。
红衣落尽翠离披。
双螯荐酒重阳近,一鹭冲天夕照迟。

纸光墨彩,神韵如生,当日亲写。
慢展遗篇,尚有暗香未化。
重见古精神,恍疑是、瑶池摘下。

寥天宗洞。
鹤驾云軿众仙拱。
五千文字功夫,玄珠流动。

蓬莱渺何许,仙侣泛仙舟。
海天寥阔,千里万里御风游。
左右青童玉女,上下霓旌翠盖,花雨散中洲。

斑竹帘栊亚字栏,素馨花发晚风妍。
清遣芸窗邀女伴,堪羡。
闺中造物有花仙。

阆苑会仙侣,金钟低度,玉磬初敲。
松阴下、仙音一派风飘。
笙箫。

洞门深锁,烟霞苍苍,不断松杉翠。
芝田采遍,玉颜常驻,何曾落齿。
海上当年,羽衣宝髻,凤箫闲吹。

春老花盈树,丰神借客传。


绿阴随日转,红片任风颠。


邂逅江南秀,檀栾法界烟。

箨石文章在,风流天下传。


即看诗句好,想见老人颠。


绕座飞花雨,成阴荡碧烟。

先生吾父执,泛海几浮沉。


垂老艰生计,消忧耐苦吟。


传衣得高足,遗墨寄深心。

过眼崎岖等劫灰,到头荣悴本谁裁。


须知此老心如铁,看尽行人几往回。

泉上有老人,隐见不可常。


苏子居其间,饮水乐未央。


渊中必有鱼,与子自徜徉。

大梁宫中设毡屋,大梁少年胡结束。
少年嘻笑老人悲,尚记二帝蒙尘时。


乌虖国君之雠通百世,无人按剑决大议。

白发老人垂泪行,上皇生日出京城。


如今供奉多新意,错唱当时一半声。

我生不愿六国印,但愿耕种二顷田。
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却愁为农亦良苦,近岁征役相烦煎。

腊里春风转,埙篪一气和。


劝翁新岁酒,唱我老人歌。


一世声名重,四方书问多。

帝城春色倍光辉,东市春灯锦作围。


白眼双瞋遭客骂,青天一剌向谁飞。


毬边小侠穿尘入,花畔游龙促马归。

七十三年矣。
记小人、四百四十,五番甲子。
看到蓬莱水清浅,休说树犹日如此。

大江流处是庐峰。
苍玉照晴空。
何事浅鬟浓黛,却成烟雨溟蒙。

世无陈太丘,民隐念谁诉。


儿饥不肯乳,咿嘤复谁慕。


殖禄膏妻孥,居官付羁旅。

持节休夸海上苏,前身便是牧羊奴。


应嫌朱绂当年梦,故作黄冠一笑娱。


遗迹与公归物外,清风为我袭庭隅。

白发三千丈,双鬓不胜垂。
人间忧喜如梦,老矣更何之。
蘧玉行年过了,未必如今俱是,五十九年非。

无事小神仙,世人谁会。
著甚来由自萦系。
人生须是,做些闲中活计。

门连弱水不可渡,山似妙高知几寻。


得雨僧分香积饭,行檀人施袅蹄金。


重新佛屋龙天喜,已退魔军岁月深。

送春归去。
说与愁无数。
君去后,归何处。

青鞋忍踏江沙路。
恨人已、骑鲸去。
笔底骅骝谁与度。